研究人員表明更年期并不總是影響心理健康
布萊根婦女醫院的作者和合作者發表的一篇新評論論文得出的結論是,更年期并不一定會增加患抑郁癥和其他心理健康狀況的風險。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更年期會導致心理困擾,但一項新的評論表明情況并非總是如此。這篇評論由麻省總醫院布萊根醫療系統創始成員布萊根婦女醫院的專家和國際合作者撰寫,是《柳葉刀》發表的一系列更年期主題論文中的第三篇。其作者沒有發現證據表明更年期普遍導致所有女性心理健康狀況風險上升,包括抑郁癥狀、重度抑郁癥、焦慮、雙相情感障礙和精神病。
然而,研究人員確實發現,某些群體在更年期期間面臨的心理健康風險更大:如果以前經歷過抑郁癥,如果他們的睡眠受到夜間潮熱的嚴重干擾,或者如果他們有過抑郁癥狀,那么他們更有可能報告抑郁癥狀。與更年期同時發生的壓力性生活事件。
研究人員表示,除了對接近更年期的人產生負面期望之外,更年期可能導致心理困擾和精神疾病的潛在錯誤歸因,可能會因延遲準確的診斷和治療而傷害女性。
“對女性及其臨床醫生來說,最重要的信息是,我們不應該假設,如果某人在更年期過渡期間出現心理健康癥狀,那么這兩件事是相關的,”共同高級作者、醫學博士、理學碩士、臨時研究人員Hadine Joffe說。布萊根婦女醫院精神病學系主任兼康納斯婦女健康中心執行主任。“我們不想否認一些人在更年期過渡期間會出現心理健康癥狀的事實,但這并不能保證。”
更年期過渡期(從個體荷爾蒙和月經開始變化到最終月經周期的時間)可持續四到十年,平均從 47 歲開始。盡管更年期通常被認為是由于荷爾蒙波動而造成的情緒負擔,但這個時期也恰逢中年壓力和生活事件(例如人際關系或工作變化),這使得很難區分這些因素的相對貢獻。
為了調查更年期過渡與心理健康狀況之間是否存在關聯,研究人員回顧了之前的研究,這些研究關注了更年期期間抑郁癥狀、重度抑郁癥、焦慮、雙相情感障礙和精神病的發生率。他們更加重視檢查絕經前以及絕經期間或絕經后心理健康狀況的前瞻性研究,其中包括在麻省布里格姆總醫院進行的幾項研究。
他們發現,雖然一些研究表明抑郁癥狀的發生率與更年期之間存在關聯,但更年期期間更嚴重的臨床抑郁癥僅發生在以前被診斷出患有該疾病的個體中。
“如果您以前從未患過重度抑郁癥,那么您在絕經過渡期間極不可能首次出現臨床抑郁癥,”Joffe 說。
在經歷了很長的更年期過渡的個體、因夜間潮熱而睡眠嚴重中斷的個體以及在評估前 6 個月內經歷過壓力生活事件的個體中,抑郁癥狀也更常見。
研究人員發現,沒有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在更年期過渡期間,焦慮、雙相情感障礙或精神病的風險普遍升高,盡管關于這些疾病與更年期之間關系的文獻較少。
由于大多數更年期研究都是在高收入國家進行的,因此尚不清楚這些結果如何轉化為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地區。關于更年期如何影響跨性別者和性別多樣化個體也知之甚少。
研究人員表示,這些結果表明激素療法并不是治療更年期臨床抑郁癥的合適一線療法。相反,當患者在更年期出現心理健康癥狀時,臨床醫生應該考慮他們的背景、之前的心理健康診斷和當前的生活狀況。
“我們對更年期有負面的媒體形象,但如果不了解更年期前某人的心理健康狀況,就很難理解與更年期而不是生命階段或生命軌跡可能存在生物學相關的因素,”Joffe 說。“臨床醫生需要考慮之前發生的事情,因為抑郁癥可能與更年期同時發生,但無關。”
免責聲明:本答案或內容為用戶上傳,不代表本網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遇侵權請及時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