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雜妊娠會增加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卑爾根大學的研究人員調查了 40 歲女性的懷孕史與后來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之間的關系。
據證實,患有妊娠并發癥的女性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大約增加兩倍。然而,之前的大多數研究都集中在個體并發癥上,而不是完整的妊娠史。
“懷孕史是女性健康的一個獨特特征,可以免費獲取,并且與女性最常見的死亡原因相關”,倫敦大學全球公共衛生和初級保健系副教授 Liv Grimstvedt Kvalvik 表示。挪威卑爾根
她與國家環境健康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以及卑爾根大學的同事一起,研究了女性 40 歲時的總妊娠史與其死于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ASCVD) 的相對風險之間的聯系。 。
這篇文章發表在《心臟協會雜志》上。
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是五倍甚至更高。
該研究綜合了 1967 年至 2020 年期間挪威的多個登記數據。確定了超過 80 萬名存活至 40 歲的女性。
主要結果是 69 歲之前 ASVC 死亡的時間。
暴露是指女性記錄的懷孕次數(從零到四次)以及出現并發癥的次數,例如妊娠 35 周之前的早產、先兆子癇(高血壓和尿蛋白)、胎盤早剝(胎盤早剝)與子宮分離)、圍產期死亡以及足月或近期出生體重低于 2700 克。
他們發現 40 歲時懷孕史與 ASCVD 死亡率密切相關:
Kvalvik 說:“在 40 歲的女性中,69 歲之前 ASCVD 死亡的風險隨著復雜妊娠數量的增加而增加,呈強烈的劑量反應方式”。
在 40 歲之前懷孕的婦女總數的各個水平中,死亡風險隨著復雜妊娠數量的增加而增加。40 歲時經歷過一次以上復雜妊娠的女性的風險可能會增加 3-5 倍甚至更高。相比之下,妊娠 3 次且無并發癥的女性 ASCVD 死亡風險最低。
可能會從早期干預中受益。
Kvalvik 說:“越來越多的科學證據支持不良妊娠結局與后期 CVD 之間的關聯,即使患有并發癥的女性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 CVD 風險增加”,并補充道:
“我們的研究結果支持潛在地利用完整的妊娠史來識別相對年輕的女性,這些女性可能會在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其他臨床指標完全出現之前從降低心血管死亡率和發病率的干預措施中受益”。
免責聲明:本答案或內容為用戶上傳,不代表本網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遇侵權請及時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