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久坐會加速血管過早損傷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從兒童時期起久坐時間的增加與動脈僵硬度的惡化有關,動脈僵硬度是血管過早損傷的一個表現。然而,輕微的體力活動可以降低風險。該研究由牛津大學、布里斯托爾大學和埃克塞特大學以及東芬蘭大學合作進行,結果發表在《生理學報》上。
一項基于相同數據的早期研究顯示,兒童期和青年期之間的久坐時間從每天大約 6 小時增加到 9 小時,這反過來又增加了脂肪肥胖、血脂異常、炎癥和心臟擴大的風險。研究人員還發現動脈僵硬度是兒童和青少年肥胖、胰島素抵抗、高血壓、代謝綜合征和過早心臟損傷的新致病因素。
衰老也會使動脈僵硬度惡化。成人研究表明,與自然硬化相比,高動脈硬化會使過早死亡的風險增加 47%。到目前為止,尚不清楚久坐是否會增加動脈僵硬度,而與衰老和已知的心臟代謝危險因素無關。
輕度體力活動(LPA)現已成為扭轉兒童久坐有害影響的有效方法。然而,從童年起長期接觸 LPA 是否會降低動脈僵硬度尚未得到檢驗。這是因為只有少數研究大規模地重復測量了健康年輕人的動脈僵硬度。
目前的研究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跟蹤加速度計測量的運動行為和動脈僵硬度研究,使用布里斯托大學 90 年代兒童的數據。該研究對 1339 名 11 至 24 歲的兒童進行了跟蹤調查。他們在 11、15 和 24 歲時在腰部佩戴加速度計設備 4-7 天,并在 17 和 24 歲時進行動脈硬度測量。重復測量他們的空腹血樣中的葡萄糖、胰島素、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甘油三酯和高敏C反應蛋白。分析中控制了血壓、心率、吸煙狀況、社會經濟狀況和心血管疾病家族史。
動脈僵硬度由頸動脈-股動脈脈搏波速度決定。在 13 年的隨訪期間,每天久坐時間從 6 小時增加到 9 小時,這一速度加快了 10%,表明僵硬程度增加,據估計,千分之一的青少年患有嚴重的血管損傷。另一方面,每天至少 3 小時的 LPA 可以逆轉動脈僵硬和血管損傷。中度至劇烈體力活動(MVPA)并沒有減少動脈僵硬度,而是稍微增加了動脈僵硬度,這是由于肌肉質量增加引起的生理血管壁適應。然而,MVPA 引起的動脈僵硬度增加至少比久坐時間引起的增加少三倍。
“我們最近的研究似乎強調,兒童久坐對健康的危害比以前認為的更大,”東芬蘭大學臨床流行病學和兒童健康領域屢獲殊榮的醫生 兼副教授(講解員)安德魯·阿格巴耶(Andrew Agbaje) 說。
“久坐是導致肥胖、高血脂、炎癥和動脈僵硬等多種疾病危險因素的根本原因。這些中間危險因素和實際疾病可以通過每天至少 3 – 4 小時的 LPA 來對抗。盡管世界衛生組織的身體活動指南尚未涵蓋 LPA,但公共衛生專家、衛生政策制定者、健康記者和博客作者、兒科醫生和家長應鼓勵孩子每天參加 LPA。”
免責聲明:本答案或內容為用戶上傳,不代表本網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遇侵權請及時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