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航局的觀測發現了有助于加熱太陽上苔蘚根部的因素
你知道太陽上有苔蘚嗎?由于其與地球植物的相似性,科學家將太陽大氣中由等離子體組成的小規模、明亮、斑駁的結構命名為“苔蘚”。這種苔蘚于 1999 年首次被 NASA 的 TRACE 任務發現,它在太陽黑子群的中心周圍開花,那里的磁場條件很強。它橫跨被稱為色球層和日冕的兩個大氣層,并隱藏在被稱為日冕環的長羽毛狀等離子體繩下方。
幾十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了解這個長滿苔蘚的區域是如何與太陽的較低大氣層相連的,以及那里的物質是如何從 10,000 華氏度加熱到近 100 萬華氏度的——比下面明亮表面的溫度高 100 倍。現在,由美國宇航局高分辨率日冕成像儀(Hi-C) 探空火箭 和美國宇航局界面區域成像光譜儀(IRIS)任務支持的研究讓科學家們深入了解了苔蘚中的過熱機制。
這些儀器的觀察結果與復雜的 3D 模擬相結合,現已表明電流可能有助于加熱苔蘚。整個區域充滿了混亂的磁力線,就像看不見的意大利面條一樣。這種纏結的磁性意大利面會產生電流,可以幫助將材料加熱到 10,000 到 100 萬華氏度的廣泛溫度。苔蘚中的這種局部加熱似乎是除了從上層數百萬度的高溫日冕流出的熱量之外發生的。這一見解發表在 4 月 15 日的《自然天文學》雜志上 ,可以幫助科學家理解一個更大的問題:為什么太陽的整個日冕比表面熱得多。
洛克希德·馬丁太陽能公司的研究科學家、作者蘇維克·博斯 (Souvik Bose) 表示:“憑借高分辨率觀測和先進的數值模擬,我們能夠解開這個在過去四分之一個世紀里困擾我們的謎團的一部分。”天體物理實驗室和灣區環境研究所、美國宇航局位于加州硅谷的艾姆斯研究中心。 “然而,這只是拼圖的一小部分;它并不能解決整個問題。”
為此,還需要更多的觀察。有些即將推出:Hi-C 計劃于本月再次發射以捕捉太陽耀斑,它還可能與 IRIS 一起捕捉另一個苔蘚區域。然而,為了獲得能夠完全解決日冕和苔蘚如何加熱的觀測結果,科學家和工程師正在努力開發未來多縫太陽探測器(MUSE)任務中的新儀器。
免責聲明:本答案或內容為用戶上傳,不代表本網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遇侵權請及時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