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AT研究人員開發出安全有效的細胞轉染新方法
轉染是將核酸有針對性地引入細胞的過程。細胞轉染在T細胞和干細胞治療領域至關重要。然而,現有的轉染技術在實現高效率和維持最佳細胞活力方面仍面臨挑戰。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鄭海榮研究員、孟龍研究員團隊與美國杜克大學Tony Jun HUANG教授合作,提出了一種無微泡轉染新方法,利用聲熱效應增強細胞和核膜的通透性,實現對干細胞和原代T細胞的安全、高效、高通量的轉染。
該研究于4月17日發表在《科學進展》上。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提出的聲熱轉染裝置可以顯著增強細胞膜通透性,從而實現高效的貨物輸送。重要的是,它可以同時高效地將多種類型的質粒輸送到難以轉染的細胞中。實驗結果表明,雙類型的質粒可以輸送到間充質干細胞 (MSC) 中,雙基因表達效率為 89.6(流式細胞術為 89.4%)。流式細胞術和基因測序結果顯示,轉染后間充質干細胞和原代 T 細胞的細胞活力分別保持在約 83.9% 和 84.4%,證明了該過程的安全性。
此外,小鼠體內實驗表明,轉染質粒的間充質干細胞能有效聚集在腦缺血炎癥部位,并分泌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導致腦梗死體積明顯縮小,提示聲熱轉染不僅支持目的基因的功能表達,還保留了細胞原有的生物學功能。
鄭教授說:“我們的方法作為未來細胞和基因治療的有力工具具有巨大的潛力。”
免責聲明:本答案或內容為用戶上傳,不代表本網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遇侵權請及時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