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患者新型生物標志物GDF15水平高與肝癌風險增加有關
大阪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血液中生長分化因子15 (GDF15) 水平高的脂肪肝患者更容易患上肝癌。通過將血液中的 GDF15 水平與肝臟硬度指標相結合,可以更有效地識別出患肝癌、肝功能惡化和預后不良的高風險患者。 日本大阪——脂肪肝在全球許多國家呈上升趨勢。脂肪肝發病率的上升伴隨著與之相關的肝癌病例數量的增加。當肝臟變硬并發展為肝硬化時,肝癌經常發生。然而,即使肝臟只是輕微硬化,肝癌也會以一定的幾率發生。這是因為患有輕度硬化脂肪肝的患者數量非常高,這凸顯了對更好的預測標記物的需求。 本次研究,研究團隊重點關注血液中的GDF15水平,發現脂肪肝患者血液中GDF15水平高,罹患肝癌的幾率也更高。此外,血液中GDF15水平高的患者,罹患肝功能衰竭、腹水、肝性腦病等肝硬化相關并發癥的幾率也更高,住院率也更高,且預后不良。
肝臟 硬度低風險(纖維化(FIB)-4指數<1.3)的患者很少罹患肝癌,因此,研究團隊結合血液中GDF15水平和FIB-4指數>1.3(肝臟硬度中高風險)的指標,研發出一種更高效檢測肝癌的新方法,可更高效地識別肝癌高風險患者、肝功能惡化患者和預后不良患者。 從這些結果來看,將脂肪肝患者的 GDF15 值用于臨床應用,例如調整隨訪和肝癌篩查的頻率,可能會建立一種有效的篩查系統,以早期發現肝癌。 “脂肪肝中的肝癌通常處于晚期,”資深作者 Hayato Hikita 說。“通過識別容易患上肝癌的脂肪肝患者并進行定期檢查,可以在早期發現和治療肝癌。肝癌的早期發現和治療也有望改善預后。” ###
免責聲明:本答案或內容為用戶上傳,不代表本網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遇侵權請及時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