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入更多鈣和鋅與更健康的懷孕結果相關
新研究表明,懷孕前三個月鈣和鋅攝入量較高的人與這些必需礦物質攝入量較低的人相比,懷孕期間患高血壓疾病的可能性明顯較小。
研究結果強調了在懷孕前(而不僅僅是懷孕期間)關注營養的重要性,以促進健康懷孕。
“我們的研究結果強調了孕前飲食中攝入鈣和鋅對降低妊娠高血壓疾病風險的重要性,”醫學博士、哲學博士 Liping Lu 說道,她曾在哥倫比亞大學擔任博士后研究員,現為鮑爾州立大學助理教授。“孕前通過飲食和補充劑攝入更多的鋅和鈣,都與降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風險有關。”
盧博士將在 6 月 29 日至 7 月 2 日于芝加哥舉行的美國營養學會旗艦年會NUTRITION 2024上展示這一研究成果。
高血壓是妊娠期最常見的疾病之一,會對孕婦和發育中的胎兒造成傷害。考慮到抗高血壓藥物在妊娠期間可能產生的不良影響,研究人員一直致力于通過營養等可改變的因素來預防危險的高血壓相關疾病,如先兆子癇。
雖然許多人在懷孕后才開始關注自己的營養,但研究人員表示,一個人在懷孕前的營養狀況也很重要,因為身體通常需要時間來糾正營養缺陷或不平衡。
“女性孕前期的健康狀況與妊娠結果密切相關,”盧說。“孕前體內有足夠的營養或礦物質儲備,可以確保孕期營養狀況最佳,并支持胎兒早期的生長發育。”
研究人員進行了兩項獨立研究,研究數據來自美國各地 7,700 多名孕婦,她們通過一項名為“未產妊娠結果研究:監測準媽媽”的研究提供了有關她們的健康和飲食的信息。一項研究側重于鈣,另一項研究側重于鋅。研究人員在考慮了與高血壓風險相關的人口統計學、生活方式和健康因素后,分析了孕前每種礦物質攝入量與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發生率之間的關聯。
研究結果顯示,孕前鈣攝入量最高的五分之一人群在懷孕期間患高血壓的可能性比最低五分之一人群低 24%。對于鋅,研究者將參與者分為四等分,孕前鋅攝入量最高的人群在懷孕期間患高血壓的可能性比鋅攝入量最低的人群低 38%。
作為一項觀察性研究,盧指出,研究結果并不一定能證明因果關系。然而,該研究結果與其他研究結果一致,這些研究認為,攝入這兩種礦物質越多,妊娠期以外患高血壓相關疾病的風險就越低。此外,眾所周知,鈣和鋅在與維持血管健康有關的代謝過程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這為這些礦物質有助于預防血壓紊亂的觀點提供了合理的生物學解釋。
國家科學、工程和醫學院的建議是育齡婦女每天應攝入 1,000 毫克鈣和 8 毫克鋅。
免責聲明:本答案或內容為用戶上傳,不代表本網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遇侵權請及時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