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字伯涵,號滌生,湖南湘鄉人也。咸豐初年,以進士入仕,初授檢討,后遷內閣中書。時值太平天國起事,國難當頭,曾公以書生從戎,受命于危難之際。
曾公治軍有方,嚴明紀律,所部號為“湘軍”。其治軍之道,首重忠義,次則務實,常言:“練兵如練心,治軍如治家。”湘軍屢建奇功,克武昌,復南京,功高震世。咸豐帝聞之大悅,特賜封一等侯爵。
曾公不僅在軍事上卓有成效,在內政上亦多有建樹。他主張洋務運動,興辦近代工業,設江南制造局,開風氣之先。同時,他注重教育,倡辦學堂,培養人才,為國家儲備棟梁之才。
晚年,曾公深感官場險惡,遂辭官歸里,以詩書自娛。然天下大事未定,仍憂心忡忡,常與幕僚商討國是。光緒十一年(1885年),曾公病逝于兩江總督任上,享年六十二歲。朝廷追贈太傅,謚號文正,以示尊崇。
曾公一生清廉自守,勤勉敬業,堪稱一代名臣。其所著《曾文正公全集》,流傳至今,為后世所敬仰。其精神與業績,不僅影響了當時的社會,更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