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暮冥冥的薄什么意思岳陽樓記原文及譯文】一、
在《岳陽樓記》中,“薄暮冥冥”是一個常見的描寫自然景象的詞語,其中“薄”字是理解整句意思的關鍵。本文將圍繞“薄暮冥冥”的含義展開,結合《岳陽樓記》的原文和譯文,詳細解析“薄”字在此處的具體意義,并通過表格形式進行歸納整理。
“薄暮”指的是傍晚時分,而“冥冥”則形容天色昏暗、模糊不清。“薄”在這里的意思是“接近”或“漸漸”,表示時間上接近傍晚,天氣逐漸變暗。整體意思是“傍晚時分,天色漸漸昏暗”。
文章通過對原文的解讀與翻譯,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古文中的詞匯用法,提升對古文的理解能力。
二、《岳陽樓記》原文及譯文
原文 | 譯文 |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 慶歷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貶為巴陵郡太守。 |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 | 到了第二年,政事順利,人民和睦,各種廢棄的事業都重新興辦起來。 |
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 | 于是重新修建岳陽樓,擴大原有的規模,在樓上刻上了唐代和現代文人的詩詞文章。 |
屬予作文以記之。 | 囑咐我寫一篇文章來記錄這件事。 |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 |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全在洞庭湖。 |
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 | 洞庭湖連接著遠方的山巒,吞納著長江的流水,水勢浩大,廣闊無邊; |
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 早晨陽光明媚,傍晚陰云密布,景色千變萬化。 |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 | 這就是岳陽樓的壯麗景象,前人的描述已經很詳盡了。 |
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 然而,它向北通向巫峽,向南直達瀟水和湘水,被貶的官員和文人們常常聚集在這里,他們觀賞景物的心情,難道不會有不同嗎? |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 | 像那連綿不斷的細雨,整月不放晴,陰冷的風呼嘯,渾濁的波浪沖天; |
日星隱曜,山岳潛形; | 太陽和星星隱藏了光輝,山巒也失去了輪廓; |
商旅不行,檣傾楫摧; | 商人旅客無法前行,船桅倒下,船槳折斷; |
薄暮冥冥,虎嘯猿啼。 | 傍晚時分,天色昏暗,老虎咆哮,猿猴啼叫。 |
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 登上這座樓,就會產生離開國都、懷念家鄉,擔心被誹謗、害怕被譏諷的情感,眼前一片凄涼,情緒達到極點,感到悲傷。 |
三、關鍵詞解析:“薄”的含義
詞語 | 解釋 | 在文中的意思 | 舉例說明 |
薄 | 本義為“輕微、不厚” | 在“薄暮”中意為“接近、漸漸” | “薄暮”即“接近傍晚”,表示時間漸近黃昏 |
薄暮 | “薄”+“暮” | 表示傍晚時分,天色逐漸變暗 | 如“薄暮冥冥”,指傍晚時天色昏暗不明 |
四、總結
“薄暮冥冥”中的“薄”字,主要表示“接近”或“漸漸”,用于描述時間上的臨近和天氣的變化。這一表達不僅體現了作者對自然環境的細膩觀察,也增強了文章的意境和情感色彩。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更準確地理解《岳陽樓記》中“薄暮冥冥”的含義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如需進一步了解《岳陽樓記》的寫作背景或作者范仲淹的思想內涵,可繼續深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