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楊禮贊原文】《白楊禮贊》是現代著名作家茅盾(沈德鴻)于1941年創作的一篇散文,文章以白楊樹為象征,贊美了中國北方農民的堅韌不拔和中華民族的精神品格。全文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具有強烈的象征意義和時代精神。
一、
《白楊禮贊》通過描寫黃土高原上的一種普通植物——白楊樹,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和民族精神的崇敬之情。文章以白楊樹的生長環境、形態特征以及其象征意義為主線,層層遞進,逐步升華主題。
- 開頭:描繪了黃土高原的廣袤與荒涼,引出白楊樹的存在。
- 中間:詳細描寫白楊樹的外形、生命力以及它在惡劣環境中頑強生存的特質。
- 結尾:將白楊樹與北方農民、抗日軍民聯系起來,賦予其深刻的象征意義。
二、文章結構表格
部分 | 內容概述 | 表達方式 | 象征意義 |
開頭 | 描寫黃土高原的廣闊與荒涼,引入白楊樹 | 景物描寫 | 黃土高原的艱苦環境 |
中間 | 描述白楊樹的形態、生長環境及生命力 | 生動描寫 | 白楊樹的堅韌與頑強 |
結尾 | 將白楊樹與北方農民、抗戰精神相聯系 | 抒情議論 | 民族精神與革命力量 |
三、寫作特點分析
特點 | 具體表現 |
象征手法 | 白楊樹象征北方農民和民族精神 |
語言風格 | 簡潔凝練,富有感情色彩 |
情感表達 | 真摯自然,充滿敬意 |
結構清晰 | 層層遞進,邏輯嚴密 |
四、思想內涵
《白楊禮贊》不僅是對白楊樹的贊美,更是對勞動人民和民族精神的歌頌。在抗日戰爭時期,這篇文章激勵了無數人堅定信念、奮勇抗爭。它體現了作者對祖國和人民的深厚感情,也展現了文學作品在特殊歷史時期的鼓舞作用。
五、結語
《白楊禮贊》是一篇極具感染力的散文,它用樸實的語言傳遞了深刻的思想,展現了中華民族在逆境中不屈不撓的精神風貌。至今仍被廣泛傳誦,成為語文教學中的經典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