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悵望原文及翻譯注釋】一、文章總結
《落日悵望》是唐代詩人馬戴所作的一首五言詩,表達了詩人面對落日時的孤寂與對人生無常的感慨。全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寫,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惆悵與思索。
本文將從原文、翻譯、注釋三個方面進行整理,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這首詩的內容和情感內涵。
二、內容展示
1. 原文:
> 落日悵望
> 孤云與歸鳥,匹馬向東州。
> 痛飲狂歌客,愁眉白發頭。
> 風吹千嶂雪,雨打一江秋。
> 萬里山河遠,空庭夜月幽。
2. 翻譯:
> 孤獨的云朵和歸巢的鳥兒,一同奔向東方的州郡。
> 我像一個放縱飲酒、高聲歌唱的人,卻滿面愁容,頭發已白。
> 風吹過千重山峰,帶來雪花;雨水打在江面上,帶來了秋天的氣息。
> 萬里山河遙遠,空曠的庭院中,夜色中的月亮顯得格外清幽。
3. 注釋:
詞語 | 解釋 |
孤云 | 形容孤獨的云,象征詩人內心的寂寞。 |
歸鳥 | 指飛回巢穴的鳥,暗示旅途或歸家之意。 |
匹馬 | 單人獨騎,表現詩人獨自一人踏上旅程。 |
東州 | 地名,指詩人要去的地方。 |
痛飲狂歌 | 表現詩人借酒消愁、放浪形骸的狀態。 |
愁眉白發 | 表示詩人因憂愁而面容憔悴,年事已高。 |
千嶂雪 | 千重山峰覆蓋著白雪,描繪出寒冷的景象。 |
一江秋 | 江面上泛起秋天的氣息,渲染出蕭瑟氛圍。 |
萬里山河 | 描寫廣闊的空間,表達人生的遼遠與孤獨。 |
空庭夜月 | 空蕩的庭院中,夜晚的月光顯得格外清冷。 |
三、總結
《落日悵望》通過描繪落日時的自然景色,傳達了詩人對人生漂泊、歲月流逝的深刻感受。詩中既有對現實的無奈,也有對未來的迷茫,情感真摯,意境悠遠。
通過翻譯和注釋,我們可以更清晰地理解這首詩的語言之美與情感之深。它不僅是一首寫景詩,更是一首抒情之作,值得細細品味。
如需進一步分析詩人的風格或與其他作品的對比,可繼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