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行路難其四原文及翻譯】《擬行路難·其四》是南朝文學家鮑照創作的一組樂府詩中的一篇,屬于“擬行路難”系列。該詩以沉郁的筆調抒發了詩人對人生不公、命運多舛的感慨,情感深沉,語言凝練,是鮑照代表作之一。
以下為《擬行路難·其四》的原文與翻譯,并附上簡要總結與表格對比。
一、原文
擬行路難·其四
鮑照
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嘆復坐愁?
酌酒以自寬,舉杯斷絕歌路難。
心非木石豈無感?吞聲躑躅不敢言。
二、翻譯
譯文:
傾倒水流到平坦的地面上,它就會向不同的方向流淌。
人生也有自己的命運,怎能整天嘆息、坐著發愁呢?
喝酒來安慰自己,舉起酒杯卻中斷了歌唱《行路難》。
我的心不是木頭和石頭,怎么會沒有感觸?只是忍住聲音,徘徊不前,不敢說出心中的話。
三、
這首詩通過“瀉水”比喻人生的不公與命運的無常,表達了詩人面對現實無奈與壓抑的情感。詩中既有對命運的抗爭,也有內心的掙扎與隱忍。語言質樸而富有哲理,展現了鮑照詩歌中常見的悲憤與沉郁風格。
四、原文與翻譯對照表
原文 | 翻譯 |
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流。 | 傾倒水流到平坦的地面上,它就會向不同的方向流淌。 |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嘆復坐愁? | 人生也有自己的命運,怎能整天嘆息、坐著發愁呢? |
酌酒以自寬,舉杯斷絕歌路難。 | 喝酒來安慰自己,舉起酒杯卻中斷了歌唱《行路難》。 |
心非木石豈無感?吞聲躑躅不敢言。 | 我的心不是木頭和石頭,怎么會沒有感觸?只是忍住聲音,徘徊不前,不敢說出心中的話。 |
此詩雖短,但情感深沉,思想深刻,是研究鮑照詩歌風格和南朝文學的重要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