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典詩詞中,有許多表達離別之情的作品,其中一句“別時容易見時難”尤為動人。這句詩出自南唐后主李煜的《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這首詞以深沉的情感和細膩的筆觸,描繪了離別的痛苦與思念的煎熬。
原文如下: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
羅衾不耐五更寒。
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
別時容易見時難。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李煜作為南唐的最后一位國君,在亡國之后被俘至汴京,過著幽囚的生活。這首詞正是他在這段時期所作,表達了他對故國的懷念以及對自由生活的渴望。其中,“別時容易見時難”一句,不僅道出了離別的不易,也反映了重逢的艱難,這種情感跨越時空,深深觸動了無數讀者的心弦。
這首詞的語言樸素而真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來襯托內心的悲涼情緒。整首詞情景交融,既有對往昔歡樂時光的追憶,又有對未來命運的無奈嘆息,展現了李煜作為一個亡國之君復雜而深沉的心理狀態。
總之,《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是一首充滿哀傷美的經典之作,它通過“別時容易見時難”這樣的句子,將離別的痛苦刻畫得淋漓盡致,令人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