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培訓工作總結】為全面加強師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全體教職工的心理健康素養和應對能力,我校于2024年開展了多場心理健康培訓活動。通過系統學習、實踐操作與經驗交流,進一步增強了教師對心理問題的識別能力、干預技巧和溝通方式,有效推動了學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深入開展。現將本次心理健康培訓工作進行總結如下:
一、培訓概況
項目 | 內容 |
培訓時間 | 2024年3月—2024年12月 |
培訓對象 | 全體教師、班主任、心理輔導員 |
培訓形式 | 線上+線下結合、專題講座、案例分析、小組研討 |
培訓內容 | 心理健康基礎知識、學生常見心理問題識別、危機干預技巧、情緒管理、家校溝通等 |
參與人數 | 累計參與教師約280人次 |
二、主要工作內容
1. 組織專題講座
邀請專業心理咨詢師開展多場專題講座,內容涵蓋青少年心理發展特點、壓力管理、親子溝通等內容,幫助教師掌握科學的心理輔導方法。
2. 開展案例分析與研討
結合實際教學中出現的學生心理問題,組織教師進行案例分析,分享處理經驗,提升應對復雜心理問題的能力。
3. 加強心理健康知識普及
通過校園廣播、宣傳欄、微信公眾號等方式,廣泛宣傳心理健康知識,營造關注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圍。
4. 建立心理輔導機制
完善學校心理咨詢室功能,設立“心靈驛站”,鼓勵學生主動尋求幫助,同時加強對重點學生的跟蹤關注。
5. 培訓效果評估
通過問卷調查、訪談等方式,對參訓教師進行滿意度和效果評估,收集反饋意見,持續優化培訓內容和形式。
三、取得的成效
方面 | 成效 |
教師心理素養提升 | 多數教師能夠識別學生基本心理問題并給予適當引導 |
學生心理狀態改善 | 學生情緒表達更積極,心理困擾得到及時干預 |
心理健康意識增強 | 教師和學生對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認識顯著提高 |
危機干預能力提升 | 教師掌握了初步的危機識別與應對流程 |
四、存在問題與改進方向
1. 培訓覆蓋面有待擴大
部分新入職教師參與度不高,未來需加強培訓的針對性與激勵機制。
2. 培訓內容需進一步細化
不同年級、不同學科教師在心理輔導需求上存在差異,應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課程內容。
3. 心理輔導資源不足
當前心理咨詢室設備和專職人員有限,需爭取更多支持,完善心理健康服務體系。
五、下一步計劃
1. 繼續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常態化,確保每位教師每年至少參加一次相關培訓;
2. 加強與校外心理機構合作,引入更多優質資源;
3. 建立教師心理健康檔案,定期評估與跟進;
4. 開展“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動,提升全校師生心理健康意識。
結語:
心理健康是教育工作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本次培訓,不僅提升了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也為構建和諧校園、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今后,我校將繼續以學生為中心,持續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努力打造一個更加溫暖、安全的成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