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原文】一、原文簡介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出自唐代詩人李白的《子夜吳歌·秋歌》。這句詩描繪了秋天夜晚,長安城中家家戶戶準備寒衣的情景,通過“搗衣聲”這一細節,傳達出一種思鄉、思親的情感氛圍。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是唐代詩歌中極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二、
該詩句出自《子夜吳歌·秋歌》,全詩如下:
>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這首詩以秋夜為背景,通過對長安城中婦女搗衣聲音的描寫,引出對戰爭的憂慮與對和平的渴望。詩中“玉關”指代邊塞,表達了將士們遠離家鄉、征戰在外的艱辛。
三、關鍵信息整理
項目 | 內容 |
詩名 | 《子夜吳歌·秋歌》 |
作者 | 李白(唐代) |
出處 | 《李太白全集》 |
原文 |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
主題 | 思鄉、思親、戰爭與和平 |
意象 | 月亮、搗衣聲、秋風、玉關 |
情感基調 | 悲涼、思念、憂國憂民 |
藝術特色 | 簡潔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
四、創作背景與賞析
唐代是中國詩歌發展的黃金時期,李白作為浪漫主義詩歌的代表人物,其作品多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子夜吳歌》是樂府詩的一種,原為民間歌曲,后被文人改編。李白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加入了個人情感和時代背景,使詩歌更具感染力。
“長安一片月”描繪的是一個靜謐而美麗的秋夜,但“萬戶搗衣聲”卻打破了寧靜,表現出一種忙碌與不安。這種對比增強了詩的張力,也反映出當時社會的動蕩與人民生活的艱辛。
五、結語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不僅是一句詩,更是一種文化記憶。它承載著古人對家園的思念、對和平的向往,也體現了李白詩歌中那種深沉而細膩的情感表達。通過這首詩,我們不僅能感受到唐代詩歌的魅力,也能體會到古代人民的生活狀態與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