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斯人吾誰與歸的出處】一、
“微斯人,吾誰與歸”這句話出自北宋著名文學家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原文為:“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理想人格的追求,同時也流露出一種孤獨感——如果沒有像“古仁人”這樣的人,自己又能與誰同道共勉呢?
為了更清晰地展示這句話的出處、含義及背景,以下通過表格形式進行歸納整理。
二、表格展示
項目 | 內容 |
出處 | 北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
原文句子 | “微斯人,吾誰與歸?” |
作者 |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軍事家 |
作品背景 | 《岳陽樓記》是范仲淹應好友滕子京之邀所作,借景抒情,表達政治理想 |
句子含義 | 沒有像“古仁人”那樣的人,我還能和誰一起堅持理想、共事呢? |
文化意義 | 表達了儒家“先憂后樂”的精神,強調士人的責任與擔當 |
現代應用 | 常用于表達對志同道合者的渴望,或對理想人物的敬仰 |
語言風格 | 文言文,典雅莊重,情感深沉 |
三、結語
“微斯人,吾誰與歸”不僅是范仲淹個人情感的寫照,也代表了古代士大夫的精神追求。它提醒我們,在紛繁復雜的世界中,堅守信念、尋找志同道合者,是人生的重要課題。這句話至今仍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和文化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