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之子文言文原文】《楊氏之子》是出自《世說新語·言語》的一則短小精悍的文言文故事,講述了一個機智聰慧的少年與孔君平之間的對話。文章語言簡練,寓意深刻,展現了古代兒童的聰明才智。
一、原文
《楊氏之子》全文如下:
> 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君平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這段文字講述了:
- 楊家有一個九歲的孩子,非常聰明。
- 孔君平來拜訪他的父親,但父親不在,于是叫出孩子。
- 孩子端出水果,其中有楊梅。
- 孔君平指著楊梅說:“這是你家的果子。”
- 孩子立刻回答:“沒聽說過孔雀是您家的鳥。”
通過這個對話,可以看出孩子的機智與幽默,他巧妙地用“孔雀”反諷“楊梅”,既回應了孔君平的調侃,又不失禮貌。
二、關鍵信息表格
項目 | 內容 |
文章出處 | 《世說新語·言語》 |
作者 | 劉義慶(南朝宋) |
故事背景 | 梁國楊氏子與孔君平的對話 |
主人公 | 楊氏子(九歲) |
對話人物 | 孔君平 |
核心情節 | 楊梅與孔雀的類比對答 |
主題思想 | 展現兒童的機智與語言藝術 |
文學特色 | 簡潔生動,寓意深刻 |
語言風格 | 文言文,簡潔明了 |
三、學習建議
1. 理解文言詞匯:如“甚聰惠”、“詣”、“設果”等,有助于準確把握文章含義。
2. 體會修辭手法:如“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運用了類比和反問,增強表達效果。
3. 聯系現實生活: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學習這種靈活應對、機智說話的方式。
4. 拓展閱讀:可進一步閱讀《世說新語》中的其他故事,了解魏晉時期的風流人物與文化風貌。
通過這篇短文,我們不僅看到了一個聰明伶俐的孩童形象,也感受到了古漢語的魅力和智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