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亦難古詩解釋】《別亦難》是唐代詩人李商隱的一首著名詩歌,雖然其原文并未以“別亦難”為題,但后人常將其中的名句“相見時難別亦難”作為詩題使用。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離別之情的深切感慨,情感細膩、語言優美,是中國古典詩詞中的經典之作。
一、詩歌背景與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溪生,晚唐著名詩人,與杜牧并稱“小李杜”。他的詩風婉約含蓄,擅長用典和象征手法,尤其在愛情詩方面成就極高。
詩歌背景:
此詩創作于李商隱與妻子王氏分別之時,反映了他對妻子的深厚感情以及離別時的無奈與痛苦。全詩雖未明確寫出“別亦難”的標題,但“相見時難別亦難”一句已成為千古名句。
二、詩句解析與情感表達
詩句 | 解釋 | 情感表達 |
相見時難別亦難 | 相見的機會難得,分別的痛苦同樣難以承受 | 表達了相聚不易、離別更難的情感 |
東風無力百花殘 | 春風已無力量,百花凋零 | 借景抒情,暗示時光流逝、美好不再 |
春蠶到死絲方盡 | 春蠶直到死亡才停止吐絲 | 象征執著的愛與奉獻 |
蠟炬成灰淚始干 | 蠟燭燃燒至盡,淚水才停止 | 表達了無私的奉獻與深情的思念 |
曉鏡但愁云鬢改 | 清晨照鏡,只擔心容顏衰老 | 表現對時光流逝的憂慮 |
夜吟應覺月光寒 | 夜晚吟詩,感到月光清冷 | 表達孤獨與思念的凄涼 |
三、藝術特色與影響
1. 意象豐富:詩中運用了“東風”、“百花”、“春蠶”、“蠟炬”等自然與生活中的意象,增強了畫面感與感染力。
2. 情感真摯:全詩情感真摯動人,尤其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
3. 結構嚴謹:四聯八句,層次分明,前后呼應,結構緊湊。
四、總結
《別亦難》雖然并非正式詩題,但“相見時難別亦難”一句早已深入人心,成為表達離別之苦的經典語句。李商隱以其細膩的情感和高超的藝術技巧,將離別之情寫得感人至深,體現了中國古典詩歌的獨特魅力。這首詩不僅是一首愛情詩,也是一首人生感悟的佳作,值得反復品味。
項目 | 內容 |
詩題 | 別亦難(非正式詩題) |
作者 | 李商隱 |
代表句 |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
情感主題 | 離別之痛、愛情之深 |
藝術特點 | 意象豐富、情感真摯、結構嚴謹 |
影響 | 千古名句,廣泛流傳 |
通過以上內容,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別亦難》這首詩的內涵與價值,感受李商隱筆下的深情與哀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