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部平水韻指的意思】“108部平水韻”是古代漢語詩詞中用于押韻的韻書體系,源自宋代《平水韻》。它將漢字按聲調和韻母分為不同的韻部,是古體詩、近體詩創作的重要依據。由于《平水韻》原本共有106個韻部,后人根據實際使用情況將其擴展為108部,因此稱為“108部平水韻”。
該體系不僅規范了詩詞的押韻規則,也為后世的詩詞創作提供了統一的標準。在現代學習古典詩詞時,了解“108部平水韻”的含義及其分類,有助于更好地掌握詩詞的音律與結構。
一、108部平水韻的基本概念
- 平水韻:起源于南宋時期,由陳振孫編纂,后經金代王文郁整理成《平水新刊韻略》,成為古代詩歌創作的重要參考。
- 韻部:將漢字按發音歸類,每個韻部包含多個字,這些字在詩詞中可以互相押韻。
- 108部:原為106部,后因實際應用需要,增加了2個韻部,形成108部。
二、108部平水韻的分類(簡要表格)
韻部編號 | 韻母類別 | 代表字例 | 備注 |
一東 | dōng | 東、風、空 | 平聲,常用韻 |
二冬 | dōng | 冬、鐘、紅 | 與一東相近,常合并使用 |
三江 | jiāng | 江、陽、長 | 常用于寫景 |
四支 | zhī | 之、詩、時 | 常用于抒情 |
五微 | wēi | 微、機、飛 | 清脆音,適合描寫細膩情感 |
六魚 | yú | 魚、書、居 | 常用于敘事或寫景 |
七虞 | yú | 虞、途、蘇 | 與六魚接近,有時合用 |
八齊 | qí | 齊、迷、西 | 音調柔和,多用于抒情 |
九佳 | jiā | 佳、家、花 | 常用于描繪美好事物 |
十灰 | huī | 灰、回、雷 | 多用于表達情緒 |
十一真 | zhēn | 真、人、塵 | 通用性強,常見于各類詩作 |
十二文 | wén | 文、云、分 | 音調清晰,適合敘述 |
十三元 | yuán | 元、天、圓 | 常用于寫景或抒情 |
十四寒 | hán | 寒、看、難 | 音調低沉,適合寫哀愁 |
十五刪 | shān | 刪、山、關 | 多用于寫景 |
十六先 | xiān | 先、天、邊 | 常用于抒情 |
十七庚 | gēng | 庚、更、生 | 音調高昂,適合壯闊意境 |
十八尤 | yóu | 尤、游、樓 | 音調悠揚,多用于抒情 |
十九侵 | qīn | 侵、心、今 | 常用于表達內心感受 |
二十真 | zhēn | 真、人、塵 | 與十一真重復,部分版本合并 |
二十一幽 | yōu | 幽、舟、流 | 音調深沉,適合寫景 |
二十二侵 | qīn | 侵、心、今 | 與十九侵相似,常合并使用 |
二十三覃 | tán | 覃、參、南 | 多用于寫景或敘事 |
二十四鹽 | yán | 鹽、添、甜 | 音調明亮,適合歡快內容 |
二十五咸 | xián | 咸、山、間 | 多用于寫景 |
二十六刪 | shān | 刪、山、關 | 與十五刪相同,部分版本合并 |
二十七寒 | hán | 寒、看、難 | 與十四寒相同,部分版本合并 |
二十八刪 | shān | 刪、山、關 | 與十五刪重復,部分版本合并 |
二十九仙 | xiān | 仙、天、邊 | 與十六先相同,部分版本合并 |
三十元 | yuán | 元、天、圓 | 與十三元重復,部分版本合并 |
三十一先 | xiān | 先、天、邊 | 與十六先重復,部分版本合并 |
三十二痕 | hén | 痕、魂、門 | 多用于寫景或抒情 |
三十三元 | yuán | 元、天、圓 | 與十三元重復,部分版本合并 |
三十四寒 | hán | 寒、看、難 | 與十四寒重復,部分版本合并 |
三十五刪 | shān | 刪、山、關 | 與十五刪重復,部分版本合并 |
三十六咸 | xián | 咸、山、間 | 與二十五咸重復,部分版本合并 |
> 注:以上表格為簡化版,實際《平水韻》版本可能存在差異,具體以經典文獻為準。
三、總結
“108部平水韻”是古代詩詞創作的重要韻書體系,通過將漢字按聲調和韻母分類,幫助詩人規范押韻,提升作品的藝術性。雖然現代漢語已發生較大變化,但學習和理解這一體系,仍對研究古典文學、欣賞古詩具有重要意義。掌握其基本分類和使用規則,有助于深入體會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