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執一詞是什么意思】“各執一詞”是一個常見的漢語成語,常用于描述在爭論或討論中,各方堅持自己的觀點,互不相讓的情況。這個成語強調的是“各自堅持自己的說法”,而不是統一意見或達成共識。
一、成語解釋
項目 | 內容 |
成語 | 各執一詞 |
拼音 | gè zhí yī cí |
出處 | 出自《左傳·僖公十五年》:“晉侯使郤乞告于秦曰:‘……今吾子執一詞,以拒我,是寡人之過也。’” |
釋義 | 各自堅持自己的說法,互不相讓。 |
用法 | 多用于口語或書面語中,形容雙方或多方在爭論中各說各話,難以達成一致。 |
近義詞 | 各抒己見、各執一詞、互不相讓 |
反義詞 | 一致同意、同心協力、達成共識 |
二、使用場景舉例
場景 | 示例句子 |
會議爭論 | 在會議上,兩方代表各執一詞,誰也不肯讓步。 |
家庭矛盾 | 父母為孩子的教育問題各執一詞,爭得面紅耳赤。 |
法律辯論 | 法官要求雙方律師各執一詞,清晰陳述自己的立場。 |
三、常見誤用與注意事項
- 誤用1:有人將“各執一詞”理解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但其實它更強調“爭執”和“不妥協”的態度。
- 誤用2:有時會被誤寫為“各執一辭”,但正確寫法應為“各執一詞”。
- 注意:該成語多用于負面語境,表示分歧嚴重,缺乏溝通和理解。
四、總結
“各執一詞”是一個形象生動的成語,用來形容在爭論中,各方堅持己見、互不退讓的狀態。它不僅體現了語言上的分歧,也反映了人們在表達觀點時的固執和不愿妥協的態度。在日常交流或寫作中,恰當使用這一成語,可以增強表達的準確性和表現力。
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成語或擴展閱讀,可參考《現代漢語詞典》或《成語故事》等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