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蕁麻疹】蕁麻疹,又稱風疹塊或風團,是一種常見的皮膚過敏性疾病。它主要表現為皮膚上出現紅腫、瘙癢的斑塊或丘疹,通常在短時間內消退,但可能反復發作。蕁麻疹的發生與免疫系統對某些外界刺激的異常反應有關,可能是食物、藥物、感染、環境因素或自身免疫問題引起的。
為了更清晰地了解蕁麻疹的基本信息,以下是一份總結性的文字加表格形式的介紹:
一、什么是蕁麻疹?
蕁麻疹是一種由多種因素引發的皮膚炎癥反應,主要特征是皮膚上出現邊界清晰、紅腫、瘙癢的風團。這些風團通常會在幾小時內消退,但也可能持續數天,甚至長期反復發作。蕁麻疹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但兒童和成年人均較為常見。
二、蕁麻疹的分類
分類類型 | 定義 | 常見誘因 |
急性蕁麻疹 | 病程在6周以內 | 食物、藥物、感染、昆蟲叮咬等 |
慢性蕁麻疹 | 病程超過6周 | 自身免疫、慢性感染、內分泌紊亂等 |
物理性蕁麻疹 | 由物理刺激引起 | 冷、熱、摩擦、壓力、日光等 |
蕁麻疹性血管炎 | 伴有血管炎表現 | 可能與免疫系統異常有關 |
三、常見癥狀
- 皮膚上出現紅色或粉紅色的風團
- 風團邊緣清晰,中央較淡
- 強烈瘙癢感
- 部分患者伴有灼熱或刺痛感
- 嚴重時可能出現喉頭水腫、呼吸困難(需緊急處理)
四、誘發因素
類型 | 舉例 |
過敏原 | 花粉、塵螨、動物皮屑、海鮮、堅果等 |
藥物 | 青霉素、阿司匹林、某些抗生素等 |
感染 | 病毒、細菌、寄生蟲等 |
環境因素 | 溫度變化、紫外線、摩擦等 |
其他 | 壓力、情緒波動、激素變化等 |
五、診斷方法
1. 病史詢問:了解發病時間、誘因、癥狀變化等。
2. 體格檢查:觀察皮膚病變的形態、分布及伴隨癥狀。
3. 實驗室檢查:如血常規、過敏原檢測、自身抗體檢測等。
4. 排除其他疾病:如濕疹、接觸性皮炎等。
六、治療方法
治療方式 | 說明 |
抗組胺藥 | 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用于緩解瘙癢和風團 |
糖皮質激素 | 用于嚴重急性發作或慢性難治性病例 |
免疫抑制劑 | 如環孢素、甲氨蝶呤,用于慢性蕁麻疹 |
避免誘因 | 減少過敏原接觸,改善生活習慣 |
生活調理 | 保持皮膚清潔、避免搔抓、調節情緒等 |
七、注意事項
- 避免自行使用未經醫生指導的藥物。
- 若出現呼吸困難、面部腫脹等嚴重癥狀,應立即就醫。
- 慢性蕁麻疹患者需長期隨訪,調整治療方案。
通過以上內容,我們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蕁麻疹的基本知識,包括其定義、分類、癥狀、誘因、診斷與治療等方面。如果您或家人有相關癥狀,建議及時咨詢專業醫生以獲得準確診斷和有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