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嘔心瀝血的意思?】“嘔心瀝血”是一個常見的漢語成語,常用來形容人為了某件事情付出了極大的努力和心血,甚至到了非常辛苦的地步。這個成語不僅表達了辛勤付出的含義,還帶有一種悲壯和執著的情感色彩。
一、成語釋義
詞語 | 含義 |
嘔心 | 指將心臟都吐出來,形容極度勞累或痛苦 |
瀝血 | 指把血液都滴干,比喻竭盡全力、不遺余力 |
整體意思:
“嘔心瀝血”原意是形容人極度勞累、耗盡心血,后來多用于形容人在工作、學習、創作等方面付出極大努力,甚至犧牲健康和精力。
二、成語出處
該成語最早見于唐代詩人李商隱的《李長吉小傳》,文中提到:“(李賀)每旦日出,與諸公游,未嘗得題,先為詩,若他人先有作,即以筆墨涂改之,曰‘嘔其心’。”后世引申為形容人用心至極、勞苦至深。
三、使用場景
場景 | 示例 |
文學創作 | 他為了寫這部小說,嘔心瀝血,整整寫了三年。 |
工作崗位 | 老師為了學生們的未來,嘔心瀝血地備課。 |
科研領域 | 科學家們為了攻克難題,嘔心瀝血,日夜奮戰。 |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類型 | 詞語 |
近義詞 | 精益求精、廢寢忘食、鞠躬盡瘁 |
反義詞 | 漠不關心、敷衍了事、得過且過 |
五、使用注意事項
- “嘔心瀝血”通常帶有較強的主觀情感色彩,適用于正式或文學性的語境。
- 不宜用于描述日常瑣事或輕微的付出,否則可能顯得夸張。
- 使用時注意上下文搭配,避免誤解為字面意義上的“吐血”。
六、總結
“嘔心瀝血”是一個富有感情色彩的成語,強調的是一個人在追求目標過程中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犧牲。它不僅是一種精神狀態的體現,也是一種對敬業精神的高度贊美。在實際使用中,應根據語境合理運用,以增強表達的準確性和感染力。
如需進一步了解其他成語,歡迎繼續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