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風邶風凱風全文及翻譯】《凱風》是《詩經(jīng)·國風·邶風》中的一篇,屬于先秦時期的詩歌作品。全詩表達了對母親的深切思念和感恩之情,語言質(zhì)樸真摯,情感動人。以下是對《凱風》原文及其翻譯的整理與總結(jié)。
一、
《凱風》是一首表達孝思的詩,通過自然景象的描寫,引出對母親的思念與感激。詩中以“凱風”(南風)起興,描繪了夏天的溫暖,暗示著母愛的無私與深厚。詩人借景抒情,表達對母親辛勞養(yǎng)育之恩的感念。
全詩共四章,每章四句,結(jié)構(gòu)緊湊,情感層層遞進,展現(xiàn)了古代人對親情的重視。
二、《凱風》原文及翻譯對照表
原文 | 翻譯 |
凱風自南,吹彼棘心。 | 南風從南方吹來,吹動那酸棗樹的心芽。 |
稚子不令,胡然忍予? | 年幼的孩子不能自立,為何忍心拋棄我? |
凱風自南,吹彼棘薪。 | 南風從南方吹來,吹動那酸棗樹的柴薪。 |
稚子不令,胡然忍予? | 年幼的孩子不能自立,為何忍心拋棄我? |
愷悌君子,無欲無求。 | 和樂平易的君子,沒有貪欲和奢求。 |
慈母在堂,復何所憂? | 慈祥的母親在家中,還有什么可憂慮的? |
愷悌君子,神所保之。 | 和樂平易的君子,神靈會保佑他。 |
慈母在堂,復何所求? | 慈祥的母親在家中,還有什么可追求的? |
三、注釋與解讀
- 凱風:即南風,象征溫暖、柔和,常用來比喻母愛。
- 棘心、棘薪:指酸棗樹,象征子女的脆弱與成長。
- 稚子不令:意為孩子尚未成年,無法自立。
- 愷悌君子:形容有德行、性格溫和的人。
- 慈母在堂:強調(diào)母親的存在對子女的重要性。
整首詩雖短小,卻蘊含深刻的情感,體現(xiàn)了古代社會對母愛的尊重與頌揚。
四、結(jié)語
《凱風》作為《詩經(jīng)》中的一篇,不僅具有文學價值,更承載了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它提醒我們珍惜親情,感恩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通過這首詩,我們可以感受到古人對家庭倫理的重視,以及對母愛的深情歌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