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蓑煙雨任平生(全詩)】“一蓑煙雨任平生”出自宋代詞人蘇軾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這句詞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在風雨中從容不迫、豁達灑脫的人生態度。整首詞不僅展現了蘇軾面對人生起伏時的樂觀精神,也體現了他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處世哲學。
一、原文回顧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宋·蘇軾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二、
這首詞寫于蘇軾被貶黃州期間,當時他身處逆境,但依然保持豁達的心態。全詞通過描寫途中遇雨的情景,抒發了他對人生起伏的坦然接受和對自然與人生的深刻感悟。其中,“一蓑煙雨任平生”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象征著一種超脫世俗、順其自然的生活態度。
三、關鍵信息表格
項目 | 內容 |
作品名稱 |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
作者 | 蘇軾(北宋) |
創作背景 | 被貶黃州期間,心境豁達,借景抒情 |
核心詩句 | “一蓑煙雨任平生” |
詩句含義 | 表達面對風雨的從容與豁達,體現超然物外的人生態度 |
詩詞風格 | 意境開闊,語言簡練,富有哲理 |
主題思想 | 人生無常,應坦然面對,順其自然 |
歷史評價 | 千古名句,代表蘇軾豪放派風格中的超然一面 |
四、結語
“一蓑煙雨任平生”不僅是蘇軾個人心境的寫照,更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知足常樂”、“隨遇而安”精神的體現。它提醒人們,在面對生活的風雨時,應保持內心的平靜與堅定,以一種豁達的態度迎接人生的每一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