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渡江什么意思】“白衣渡江”是一個漢語成語,常用于形容在沒有明顯準備或裝備不足的情況下,完成一項重要任務或行動。這個成語來源于三國時期的歷史事件,具有濃厚的文學色彩和歷史背景。
一、
“白衣渡江”最早出自《三國志·吳書·呂蒙傳》,講述的是東吳名將呂蒙在未穿戰甲的情況下,秘密渡江突襲荊州,成功奪取戰略要地的故事。后來,“白衣渡江”被引申為一種出其不意、隱蔽行動的方式,強調在看似無備的狀態下完成關鍵任務。
該成語多用于比喻在不利條件下,通過智慧和策略取得勝利,也常用來形容某些人或組織在缺乏資源或支持的情況下,依然能夠完成重大目標。
二、表格展示
項目 | 內容 |
成語名稱 | 白衣渡江 |
出處 | 《三國志·吳書·呂蒙傳》 |
原意 | 呂蒙在未穿戰甲的情況下秘密渡江,突襲荊州 |
引申義 | 指在無準備、無裝備或隱蔽狀態下完成重要任務 |
使用場景 | 多用于描述出其不意、智取成功的行動 |
適用對象 | 可用于人、組織、團隊等 |
文化內涵 | 體現智慧、謀略與膽識并重的精神 |
現代用法 | 常用于商業、軍事、政治等領域,形容隱秘行動或突破性成果 |
三、延伸理解
雖然“白衣渡江”最初是歷史事件的描述,但如今它已被廣泛應用于現代語境中。例如,在商業競爭中,一些公司可能以小規模團隊或低成本方式進入市場,最終取得巨大成功,這種行為也可以被稱為“白衣渡江”。
此外,這一成語也提醒人們:在面對挑戰時,不應只依賴外在條件,而應注重內在的智慧與策略,有時候“無備”反而能成為“勝勢”的關鍵。
總之,“白衣渡江”不僅是一個歷史典故,更是一種精神象征,代表著在困境中尋求突破、在低調中實現高遠目標的智慧與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