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洞庭張孝祥】《浣溪沙·洞庭》是南宋詞人張孝祥創作的一首膾炙人口的詞作,全詞以洞庭湖為背景,描繪了秋夜泛舟湖上的所見所感,情感深沉,意境開闊,展現了作者對自然風光的熱愛與對人生哲理的感悟。
一、
《浣溪沙·洞庭》是張孝祥在游覽洞庭湖時所作,詞中通過描繪月夜湖面的寧靜與壯闊,表達了詞人內心的孤寂與豪情。整首詞語言清麗,意境深遠,既有對自然景色的細膩描寫,也有對人生感慨的深刻表達。
二、詞作原文
> 浣溪沙·洞庭
> 張孝祥
>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
> 聚光萬頃,銀波萬頃,水天一色。
> 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
> 素月分輝,銀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 心似雙魚,夢隨流水,萬里長空。
> 豈無風雨?但覺心寬,不問西東。
三、詞作分析(表格形式)
項目 | 內容 |
作者 | 張孝祥(南宋詞人) |
詞牌名 | 浣溪沙 |
創作背景 | 秋夜泛舟洞庭湖,借景抒情 |
主題 | 自然之美、人生感悟、心境澄明 |
風格 | 清新脫俗,意境開闊,情感真摯 |
用典 | “玉鑒瓊田”、“素月分輝”等意象源自傳統詩詞意象 |
情感基調 | 寧靜中帶豪放,孤獨中顯豁達 |
藝術特色 | 景物描寫細膩,虛實結合,語言凝練 |
四、結語
《浣溪沙·洞庭》不僅是一首描繪自然風光的佳作,更是張孝祥內心世界的寫照。他通過對洞庭湖夜景的描寫,表達了自己對世事的超然態度和對人生境界的追求。這首詞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成為南宋詞壇中不可忽視的經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