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詩出自宋代詩人葉紹翁所作的《夜書所見》,全詩如下:
蕭蕭梧葉送寒聲,
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
夜深籬落一燈明。
這是一首描寫秋天夜晚景色以及旅人思鄉情感的詩篇。下面我們來逐句分析其含義:
首句“蕭蕭梧葉送寒聲”,通過梧桐樹葉在秋風中發出的沙沙聲響,傳達出一種凄涼、寒冷的感覺。“蕭蕭”形容風吹樹葉的聲音,而“寒聲”則進一步強化了這種冷清的氛圍。
第二句“江上秋風動客情”,這里的“秋風”不僅描繪了季節特征,還暗示著時間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暫。而“動客情”則是說這陣秋風觸動了游子內心的思鄉之情,使他更加懷念遠方的親人和家鄉。
接下來兩句“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詩人由眼前的景象聯想到遠處,看到籬笆后面有一盞燈火通明,猜想可能是孩子們正在捕捉蟋蟀玩耍。這一細節讓整個畫面顯得更加生動有趣,也從側面反映出作者對生活的熱愛與觀察力。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刻畫,表達了詩人漂泊在外時復雜的心情——既有對大自然美景的欣賞,又有對家鄉親人的思念。同時,它也反映了古代文人普遍存在的懷鄉情結,即無論身處何地,都會牽掛著故土家園。
總之,《夜書所見》以其簡潔的語言、鮮明的形象和真摯的情感打動人心,成為中國古典詩歌中的經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