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語中,“折”字常常用來表示彎曲、斷裂、減少或者折扣等含義。圍繞這個字,我們可以找到許多相關的成語,這些成語不僅豐富了語言的表現力,還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以下是一些以“折”字開頭的成語及其解釋:
1. 折戟沉沙:形容失敗得很慘,徹底毀滅。出自杜牧的《赤壁》詩:“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2. 折腰:比喻屈身事人,失去尊嚴。語出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不為五斗米折腰。”
3. 折沖樽俎:指在宴席上運用智謀進行斗爭。出自《史記·魏公子列傳》:“今趙王自郊迎,卒然見趙王,愿君之忘之也。”
4. 折本:虧損本錢,虧本。多用于商業活動中的損失。
5. 折中:尋找雙方都能接受的中間立場或辦法。例如:“經過多次協商,雙方終于達成了一個折中的方案。”
6. 折服:使人從心里信服或佩服。如:“他的演講才華令人折服。”
7. 折衷:調和不同意見,達成共識。常用于處理復雜問題時尋求平衡點。
8. 折箭:古代一種象征和平的儀式,意指放棄戰爭。典故來源于《北史·突厥傳》。
9. 折柳寄情:古人常用折柳表達離別之情。李白有詩句云:“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10. 折桂:比喻科舉及第。源自神話傳說月中桂樹,后世遂以“蟾宮折桂”來形容考取功名。
以上列舉了一些含有“折”字的成語,并簡要介紹了它們的意思。通過學習這些成語,不僅可以提高我們的詞匯量,還能更好地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所在。希望本文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