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相州晝錦堂記
仕宦而至將相,富貴而歸故鄉(xiāng)。此人情之所榮,而今昔之所同也。蓋士方窮時(shí),困厄閭里,庸人孺子皆能罵之、羞之;及其既貴,名譽(yù)既成,一旦而反舊鄉(xiāng),車馬仆從喧闐道路,父老童稚爭迎道左,喜笑謳歌以相從,而觀者以為榮焉。
然吾聞魏公子無忌之為人也,仁而好客,食客三千,門庭若市。其后失勢,賓客散去,徒見其孤影于空庭。此則知富貴盛衰之理,固有如此者。
今吾相州晝錦堂者,乃故相韓公所建。韓公以文章致身,歷任顯職,晚年歸里,建此堂以示富貴不驕。堂前有池,池中植蓮,夏日清芬滿堂;堂后有竹林,風(fēng)過竹聲蕭蕭,令人神爽。韓公常于此堂宴請鄉(xiāng)鄰,談詩論文,樂而忘返。
譯文:
做官做到將相高位,富貴之后回到故鄉(xiāng)。這是人之常情所認(rèn)為榮耀的事情,也是古今共同的感受。大凡讀書人在不得志的時(shí)候,身處鄉(xiāng)間,即使是普通百姓和孩童也能對他冷嘲熱諷;等到他顯貴了,名聲確立了,一旦返回家鄉(xiāng),隨行的車馬仆人眾多,道路上熱鬧非凡,父老鄉(xiāng)親和孩童爭相迎接,歡聲笑語不斷,圍觀的人們也覺得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
然而我聽說魏國公子信陵君無忌為人仁慈且喜歡結(jié)交賓客,他的家中門庭若市,賓客多達(dá)三千。后來他失去了權(quán)勢,賓客紛紛離去,只剩下他獨(dú)自一人在空蕩的庭院中。這說明了富貴與衰敗的道理,確實(shí)如此。
如今我所在的相州的晝錦堂,是已故宰相韓公建造的。韓公憑借自己的文學(xué)才華步入仕途,歷任重要職務(wù),晚年回到家鄉(xiāng),修建此堂以表明自己雖富貴卻不驕傲自滿。堂前有一池塘,池中種植蓮花,夏日里清香四溢;堂后有竹林,風(fēng)吹過時(shí)竹葉沙沙作響,讓人感到心曠神怡。韓公常常在這里宴請鄉(xiāng)親鄰里,談?wù)撛姼栉恼拢瑯吩谄渲校鬟B忘返。
以上即為《相州晝錦堂記》的原文與譯文,希望能幫助理解這篇文章的思想內(nèi)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