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番花信的出處是哪里】“二十四番花信”是中國古代用來描述一年中氣候變化與植物開花規律的一種傳統說法,它不僅體現了古人對自然規律的觀察,也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了解“二十四番花信”的出處,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這一傳統文化現象的來源和意義。
一、
“二十四番花信”最早見于宋代文獻,是古人根據節氣變化,將一年分為24個節氣,并在每個節氣中選擇一種代表性花卉作為象征,以此來反映季節更替和自然變化。這種說法不僅具有時間劃分的功能,還寄托了人們對自然美的欣賞與情感寄托。
“二十四番花信”并非出自某一具體典籍,而是由歷代文人不斷豐富和完善而形成的民間習俗。其中,較為權威的記載出現在《歲時廣記》等宋代筆記類文獻中,后世如《本草綱目》《群芳譜》等書中也有相關記載。
二、表格:二十四番花信及出處簡表
序號 | 節氣 | 花信名稱 | 出處/來源 | 簡要說明 |
1 | 小寒 | 梅花 | 《歲時廣記》 | 小寒時節,梅花初開,象征堅韌不拔 |
2 | 大寒 | 水仙 | 《群芳譜》 | 大寒時水仙開放,寓意吉祥如意 |
3 | 立春 | 桃花 | 《本草綱目》 | 春天開始,桃花盛開 |
4 | 雨水 | 杏花 | 宋代筆記 | 春雨潤物,杏花綻放 |
5 | 驚蟄 | 梨花 | 《歲時廣記》 | 春雷驚醒萬物,梨花潔白如雪 |
6 | 春分 | 海棠 | 宋代詩詞 | 春分時節,海棠花開 |
7 | 清明 | 柳花 | 《群芳譜》 | 清明時節,柳絮飄飛 |
8 | 谷雨 | 牡丹 | 《本草綱目》 | 谷雨前后,牡丹盛開,被譽為國色 |
9 | 立夏 | 玉蘭 | 宋代文人記載 | 立夏時節,玉蘭含苞待放 |
10 | 小滿 | 玉麥 | 古代農事文獻 | 小滿時節,麥子漸熟 |
11 | 芒種 | 荷花 | 《群芳譜》 | 芒種時節,荷花初綻 |
12 | 夏至 | 茉莉 | 宋代詩詞 | 夏至時節,茉莉香氣四溢 |
13 | 小暑 | 薔薇 | 《本草綱目》 | 小暑時節,薔薇盛開 |
14 | 大暑 | 芙蓉 | 宋代筆記 | 大暑時節,芙蓉花開 |
15 | 立秋 | 桂花 | 《歲時廣記》 | 立秋時節,桂花飄香 |
16 | 處暑 | 菊花 | 《群芳譜》 | 處暑時節,菊花傲霜而開 |
17 | 白露 | 蘆花 | 宋代詩詞 | 白露時節,蘆花飛舞 |
18 | 秋分 | 菊花 | 《本草綱目》 | 秋分時節,菊花盛放 |
19 | 寒露 | 菊花 | 宋代文人記載 | 寒露時節,菊花迎風而立 |
20 | 霜降 | 山茶 | 《群芳譜》 | 霜降時節,山茶花依然綻放 |
21 | 立冬 | 梅花 | 《歲時廣記》 | 立冬時節,梅花提前開放 |
22 | 小雪 | 蠟梅 | 宋代筆記 | 小雪時節,蠟梅悄然綻放 |
23 | 大雪 | 梅花 | 《群芳譜》 | 大雪時節,梅花凌寒而開 |
24 | 冬至 | 水仙 | 《本草綱目》 | 冬至時節,水仙花靜靜開放 |
三、結語
“二十四番花信”雖非出自某一部經典著作,但它深深植根于中國古代的農耕文化和詩詞文學之中。通過這一說法,古人不僅記錄了四季的變化,也表達了對自然的敬畏與熱愛。今天,我們仍可以通過了解“二十四番花信”,感受古人智慧與審美情趣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