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過且過的成語是什么意思】“得過且過”是一個常見的漢語成語,常用來形容人對生活或工作態度消極、不思進取,只求暫時應付過去,不追求長遠發展。這個成語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頻率較高,但其背后的意義值得深入探討。
一、成語釋義
成語名稱:得過且過
拼音:dé guò qiě guò
基本含義:指人在面對困難或挑戰時,采取一種敷衍了事、隨波逐流的態度,只求暫時維持現狀,不思進取。
引申意義:常帶有貶義,表示缺乏責任心、目標感和奮斗精神。
二、成語來源
“得過且過”最早出自宋代的《朱子語類》,原意是“只要能過得去,就暫時這樣過下去”,后來逐漸演變為一個表達消極態度的成語。
三、常見用法
- 形容人生態度:他年紀大了,只想得過且過,不再追求什么。
- 描述工作狀態:公司里有些人工作態度就是得過且過,效率低下。
- 批評行為方式:這種得過且過的作風,最終會害了自己。
四、相關成語對比
成語 | 含義說明 | 與“得過且過”的關系 |
混日子 | 指虛度光陰,不務正業 | 與“得過且過”近義 |
隨遇而安 | 能適應環境,安于現狀 | 帶有積極意味,與“得過且過”不同 |
不思進取 | 不求上進,缺乏奮斗精神 | 與“得過且過”意義相近 |
碌碌無為 | 平庸無能,無所作為 | 強調結果,與“得過且過”側重態度 |
五、總結
“得過且過”是一個形象生動的成語,它不僅描述了一種生活態度,也反映了某些人面對壓力時的無奈與逃避。雖然在某些情況下可以作為一種自我調節的方式,但長期處于這種狀態,容易導致個人成長停滯,甚至影響人生發展。
因此,在面對生活和工作時,我們應盡量避免“得過且過”的心態,培養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才能不斷進步,實現自我價值。
如需進一步了解其他類似成語或相關文化背景,歡迎繼續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