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二首憫農全詩怎么寫?】《憫農》是唐代詩人李紳創作的兩首膾炙人口的古詩,分別從不同角度表達了對農民辛勤勞作的同情和對糧食來之不易的感慨。這兩首詩語言樸實、情感真摯,是中國古代詩歌中極具代表性的作品。
一、
《憫農》共有兩首,其中最著名的是第一首,常被選入小學語文課本。第二首雖然不如第一首廣為人知,但同樣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兩首詩都以“憫農”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對社會現實的關注。
第一首通過描繪烈日下農民耕田的艱辛,以及米飯來之不易,喚起人們對糧食的珍惜;第二首則通過描寫秋收時節的繁忙景象,進一步強調了農民勞作的辛苦。
二、表格展示
項目 | 第一首《憫農》 | 第二首《憫農》 |
作者 | 李紳 | 李紳 |
內容 |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
主題 | 表達對農民辛勤勞動的同情與對糧食的珍惜 | 揭露社會不公,批判剝削現象 |
藝術特色 | 語言簡練,情感真摯,畫面感強 | 對比強烈,諷刺意味濃厚 |
教育意義 | 倡導節約糧食,尊重勞動 | 引發對社會公平的思考 |
三、結語
《憫農》不僅是一首詩,更是一種精神的傳承。它提醒我們,每一粒糧食都凝聚著無數人的汗水,我們應該珍惜資源、尊重勞動。無論是第一首還是第二首,都值得我們細細品味,從中汲取智慧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