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人患鼠原文及翻譯】一、
《趙人患鼠》是一則寓言故事,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故事講述的是趙國有一位百姓因為老鼠成災而苦惱,于是向別人請教如何驅逐老鼠。有人告訴他可以養貓,他卻認為貓會吃雞,因此不愿意養貓。最終,他的莊稼被老鼠毀壞,損失慘重。這個故事通過一個簡單的寓言揭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在面對問題時,不應只看到眼前的小利,而應考慮長遠的后果;同時,也諷刺了那些因小失大的人。
二、原文與翻譯對照表
原文 | 翻譯 |
趙人患鼠,乞于人曰:“吾家多鼠,愿得一貓。” | 趙國有一個人家里老鼠很多,向別人求助說:“我家老鼠太多,希望能得到一只貓。” |
人曰:“吾有貓,可與之。” | 有人回答說:“我有一只貓,可以給你。” |
曰:“然則何不食鼠?” | (趙人)說:“既然這樣,為什么不先吃掉老鼠呢?” |
曰:“貓食鼠,亦食雞。” | (對方)說:“貓會吃老鼠,也會吃雞。” |
曰:“然則吾無雞矣!” | (趙人)說:“那我就不有雞了!” |
人曰:“子無雞,猶不害于子也;若無貓,則鼠將食子之粟矣。” | 有人說道:“你沒有雞,對你是沒有害處的;但如果沒貓,老鼠就會吃掉你的糧食。” |
趙人不聽,遂不畜貓。 | 趙人沒有聽從勸告,于是沒有養貓。 |
鼠果食其粟,盡而逃去。 | 結果老鼠吃光了他的糧食,然后逃走了。 |
三、寓意與啟示
《趙人患鼠》雖然篇幅短小,但寓意深刻。它告訴我們:
- 不要因小失大:趙人因為擔心貓會吃雞,而放棄了解決更大問題的機會,結果反而失去了更多。
- 要有長遠眼光:面對問題時,應該從整體和長遠的角度考慮,而不是只看眼前的利益。
- 決策要理性:不能被表面的擔憂所左右,而忽視了更根本的問題。
這則寓言不僅適用于古代社會,在現代社會中同樣具有現實意義,提醒我們在做決定時要全面權衡利弊,避免因一時的猶豫或顧慮而造成更大的損失。
如需進一步探討該寓言在現代管理、教育或生活中的應用,也可繼續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