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第35任總統】約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John Fitzgerald Kennedy),簡稱約翰·肯尼迪(John F. Kennedy),是美國歷史上第35任總統,任期從1961年1月20日至1963年11月22日。他是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當選總統之一,也是首位信奉天主教的總統。肯尼迪在任期間推動了一系列重要的國內和國際政策,對美國乃至世界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
約翰·肯尼迪在1960年大選中擊敗共和黨候選人理查德·尼克松,成為美國第35任總統。他主張“新邊疆”政策,強調科技、教育和對外擴張。在他的領導下,美國經歷了冷戰的關鍵階段,包括古巴導彈危機、太空競賽以及國內民權運動的推進。然而,他的總統生涯因1963年遇刺身亡而戛然而止,留下了諸多未竟之志。
美國第35任總統——約翰·F·肯尼迪
項目 | 內容 |
全名 | 約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John Fitzgerald Kennedy) |
出生日期 | 1917年5月29日 |
逝世日期 | 1963年11月22日 |
任職時間 | 1961年1月20日 – 1963年11月22日 |
所屬政黨 | 民主黨 |
副總統 | 林登·B·約翰遜(Lyndon B. Johnson) |
代表政策 | “新邊疆”政策、太空計劃、民權改革、冷戰應對 |
重要事件 | 古巴導彈危機、柏林墻事件、美國宇航局成立、民權運動 |
遇刺地點 | 德克薩斯州達拉斯市 |
遇刺原因 | 被李·哈維·奧斯瓦爾德槍殺(后被一名夜店老板槍殺) |
肯尼迪以其卓越的演講才能和親民的形象贏得了廣泛支持,被譽為“最具魅力的總統之一”。盡管任期短暫,但他對美國社會、政治和國際關系的影響深遠,至今仍被許多美國人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