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是一篇經(jīng)典的散文作品,其中駢散結合的句式運用得恰到好處,既展現(xiàn)了文章的韻律美,又增強了表達的效果。駢句和散句的巧妙結合,使得這篇散文既有整齊對仗的形式美,又有自由流暢的內(nèi)容表達。
例如,“環(huán)滁皆山也”是典型的散句,簡潔明了地交代了地理位置;而接下來的“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則采用了駢句的形式,通過對仗工整的句式描繪出景色的美好。“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繼續(xù)使用駢句,與前文形成呼應,增強了語言的節(jié)奏感。
再如,“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這句話中,“山行六七里”是散句,描述行走的距離,“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則是駢句,通過整齊的對偶形式,生動地描繪出釀泉的位置和特征。
此外,“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這一段話也是駢散結合的經(jīng)典例子。前一句為散句,后一句為駢句,形成了鮮明對比,既表達了作者的豁達情懷,又體現(xiàn)了文章結構的豐富性。
通過這些例子可以看出,《醉翁亭記》中的駢散結合不僅使文章富有變化,還有效地傳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這種寫作手法的成功運用,使得這篇文章成為千古傳頌的經(jīng)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