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天人之際什么意思】“究天人之際”出自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原文為:“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這句話是司馬遷撰寫《史記》的宗旨,表達了他對歷史、自然與人類關系的深刻思考。
一、
“究天人之際”字面意思是“探究天與人的關系”。這里的“天”指的是自然、宇宙規律,“人”則是社會、人類行為。司馬遷提出這一命題,旨在探討自然與人類社會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內在聯系,強調歷史不僅是人類活動的記錄,更是天地運行規律在人類社會中的體現。
在古代哲學中,“天人合一”是一個重要的思想體系,認為天道與人道相通,自然與社會有其內在的邏輯和秩序。司馬遷通過研究歷史,試圖揭示這種關系,從而為后人提供借鑒。
二、表格展示
項目 | 內容 |
出處 | 《史記·太史公自序》 |
原文 |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
含義 | 探究天與人的關系,理解自然與人類社會的互動 |
“天”的含義 | 自然、宇宙、天道、規律 |
“人”的含義 | 社會、人類行為、歷史發展 |
思想背景 | 古代“天人合一”哲學思想 |
目的 | 揭示歷史發展的深層規律,形成獨立的歷史觀 |
現實意義 | 強調人與自然、社會的和諧關系,具有現實指導意義 |
三、結語
“究天人之際”不僅是司馬遷寫《史記》的指導思想,也體現了中國古代哲學對自然與人類關系的深刻思考。它提醒我們,在研究歷史時,不能只關注人物和事件,還要關注背后的自然規律和社會結構,從而更全面地理解歷史的發展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