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隅是什么意思】“東隅”是一個漢語詞匯,常用于詩詞、文章中,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象征意義。它字面意思是“東方的角落”,但在文學作品中多用來指代“太陽升起的地方”,象征希望、新生或時間的開始。同時,“東隅”也常與“桑榆”相對,形成“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成語,寓意在某方面失敗,卻在另一方向獲得成功。
一、詞語解釋
詞語 | 含義 | 出處/用法 |
東隅 | 太陽升起的方向,即東方;也可指代早晨或時間的開始 | 古詩詞、成語中常見 |
桑榆 | 太陽落下的方向,即西方;常指晚年或最終結果 | 與“東隅”相對使用 |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 在東隅(東方)失去的東西,可能在桑榆(西方)得到 | 表示轉敗為勝、因禍得福 |
二、文化背景與象征意義
1. 自然方位
“東”是太陽升起的方向,象征光明、希望、新生和活力。因此,“東隅”常被賦予積極的象征意義。
2. 時間象征
“東隅”也常用來比喻時間的起點,如“日出東隅”,象征一天的開始,寓意新的希望和機遇。
3. 人生哲理
在成語“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中,“東隅”代表失敗或損失,而“桑榆”代表最終的收獲。這體現了中國文化中“轉敗為勝”的智慧。
4. 文學表達
在古詩文中,“東隅”常用來描繪晨光、朝霞、清晨的景象,營造一種寧靜、美好的意境。
三、實際應用舉例
- 詩句引用:
唐·王勃《滕王閣序》:“東隅已逝,桑榆非晚。”意為雖然早年的時光已經過去,但晚年仍有機會重新開始。
- 現代用法:
在現代語境中,“東隅”雖不常用,但仍可用于文藝作品、演講或寫作中,以增強語言的文化底蘊和美感。
四、總結
“東隅”是一個富有詩意和文化內涵的詞匯,不僅指代東方或早晨,還承載著希望、新生、時間起點等多重象征意義。在文學中,它常與“桑榆”對仗使用,表達人生中的得失與轉機。理解“東隅”的含義,有助于我們更好地欣賞古典文學,并在日常生活中運用這一富有文化底蘊的表達方式。
關鍵詞:東隅、桑榆、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文化象征、詩詞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