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般武藝白打是指什么】“18般武藝”是中國古代對武術技藝的統稱,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精通多種戰斗技巧。而“白打”則是指徒手搏斗,即不使用武器的格斗方式。因此,“18般武藝白打”指的是在十八種武術技藝中,以徒手方式進行的戰斗技巧。
以下是對“18般武藝白打”的詳細總結:
一、
“18般武藝”最早見于元代雜劇,是民間對各種武術技能的概括性說法,并非確切的18種技藝,而是泛指多種武術技巧。常見的包括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锏、錘、撾、弓、弩、戈、矛、盾、棍等兵器的使用方法。
“白打”則特指徒手搏擊,不依賴任何武器,強調身體的力量、速度、技巧和實戰能力。在中國古代武術體系中,“白打”是基礎中的基礎,許多武術流派都重視徒手訓練,如少林拳、太極拳、螳螂拳等。
因此,“18般武藝白打”可以理解為:在掌握十八種兵器技藝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徒手格斗的能力,是一種全面發展的武術理念。
二、表格展示
項目 | 內容說明 |
名稱 | 18般武藝白打 |
含義 | 指古代武術中十八種兵器技藝與徒手搏擊(白打)的結合 |
來源 | 元代雜劇及民間武術文化,非確切數字 |
18般武藝內容 | 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锏、錘、撾、弓、弩、戈、矛、盾、棍等 |
白打定義 | 徒手搏斗,不使用武器,強調力量、技巧和實戰能力 |
特點 | 強調全面武術素養,注重實戰應用 |
相關流派 | 少林拳、太極拳、螳螂拳等均重視白打訓練 |
三、結語
“18般武藝白打”不僅體現了古代武術的多樣性,也反映了古人對實戰能力的高度重視。無論是使用兵器還是徒手格斗,都是武術修行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現代,雖然“18般武藝”已不再嚴格存在,但其精神依然影響著中國武術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