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中matrix的前乘與后乘】在Android開發(fā)中,`Matrix`類常用于處理圖形變換,如平移、縮放、旋轉(zhuǎn)等。理解`Matrix`的前乘(pre-multiply)與后乘(post-multiply)是掌握其變換邏輯的關(guān)鍵。兩者在應用順序上存在顯著差異,直接影響最終的圖形效果。
一、前乘與后乘的基本概念
概念 | 定義 | 應用順序 |
前乘(Pre-Multiply) | 將新的變換矩陣乘到當前矩陣的前面,相當于先執(zhí)行新變換,再執(zhí)行原變換 | 先執(zhí)行新變換,后執(zhí)行原變換 |
后乘(Post-Multiply) | 將新的變換矩陣乘到當前矩陣的后面,相當于先執(zhí)行原變換,再執(zhí)行新變換 | 先執(zhí)行原變換,后執(zhí)行新變換 |
二、實際應用中的區(qū)別
在Android中,`Matrix.setConcat()` 和 `Matrix.postConcat()` 是實現(xiàn)前乘和后乘的主要方法。
方法 | 作用 | 等效數(shù)學表達式 | 變換順序 |
`setConcat(matrix1, matrix2)` | 將`matrix1`與`matrix2`相乘,結(jié)果覆蓋當前矩陣 | `current = matrix1 matrix2` | 先執(zhí)行`matrix2`,再執(zhí)行`matrix1` |
`postConcat(matrix)` | 將`matrix`乘到當前矩陣之后,相當于`current = current matrix` | `current = current matrix` | 先執(zhí)行原變換,再執(zhí)行新變換 |
`preConcat(matrix)` | 將`matrix`乘到當前矩陣之前,相當于`current = matrix current` | `current = matrix current` | 先執(zhí)行新變換,再執(zhí)行原變換 |
三、示例說明
假設我們有兩個變換:
- `matrixA`:表示繞原點旋轉(zhuǎn)90度
- `matrixB`:表示向右平移100px
場景1:使用`preConcat`
```java
Matrix m = new Matrix();
m.preConcat(matrixA); // 先旋轉(zhuǎn)
m.preConcat(matrixB); // 再平移
```
效果:對象先旋轉(zhuǎn)90度,再向右移動100px。
場景2:使用`postConcat`
```java
Matrix m = new Matrix();
m.postConcat(matrixA);// 先旋轉(zhuǎn)
m.postConcat(matrixB);// 再平移
```
效果:對象先旋轉(zhuǎn)90度,再向右移動100px。
> 注意:這里雖然代碼寫法不同,但`preConcat`和`postConcat`在實際操作中,會根據(jù)矩陣乘法的順序影響最終結(jié)果。
四、總結(jié)對比表
操作方式 | 方法調(diào)用 | 數(shù)學表達式 | 變換順序 | 示例場景 |
前乘 | `preConcat(matrix)` | `current = matrix current` | 新變換 → 原變換 | 先縮放,再旋轉(zhuǎn) |
后乘 | `postConcat(matrix)` | `current = current matrix` | 原變換 → 新變換 | 先旋轉(zhuǎn),再平移 |
五、注意事項
- `Matrix`的乘法不是交換律的,即`A B ≠ B A`。
- 在實際開發(fā)中,應根據(jù)變換的先后順序選擇合適的乘法方式。
- 如果不確定變換順序,建議通過繪制或調(diào)試觀察最終效果。
通過合理使用`preConcat`和`postConcat`,可以更精確地控制圖形的變換順序,從而實現(xiàn)復雜的動畫和視覺效果。理解這些概念對于深入掌握Android圖形處理機制非常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