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荊斬棘什么意思】“披荊斬棘”是一個漢語成語,常用于形容在前進的過程中克服重重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這個成語形象地描繪了開路時砍除荊棘的艱辛過程,寓意著面對艱難險阻時的堅定意志和不懈努力。
一、成語釋義
詞語 | 含義 |
披 | 裹、披上 |
荊 | 一種帶刺的灌木 |
斬 | 砍、斬斷 |
棘 | 刺木 |
整體含義:比喻在前進道路上清除障礙、克服困難,勇敢前行。
二、出處與用法
項目 | 內容 |
出處 | 最早見于《后漢書·馮異傳》:“為國披荊斬棘,以成帝業。” |
用法 | 常用于描述人在奮斗過程中所經歷的艱難困苦,強調堅韌不拔的精神 |
例句 | “他一路披荊斬棘,終于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
三、近義詞與反義詞
類型 | 詞語 |
近義詞 | 勵精圖治、奮發圖強、百折不撓 |
反義詞 | 一帆風順、安逸享樂、半途而廢 |
四、使用場景
場景 | 應用舉例 |
文學作品 | 描寫英雄人物或奮斗者的精神面貌 |
新聞報道 | 表達對某人或某群體克服困難的贊揚 |
日常交流 | 鼓勵他人面對挑戰時保持勇氣 |
五、總結
“披荊斬棘”不僅是一個形象生動的成語,更是一種精神象征。它傳遞出一種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態度,適用于多種語境中,能夠激勵人們在面對困境時堅持到底,最終實現目標。無論是個人成長還是集體奮斗,這一成語都能給予人們力量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