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5座新城將會以租賃房共有產權房作為主打 以商品房作為副主打
低效商辦樓,可改租賃住房啦——一看,原來是5個新城的試點政策。
原文如下:“試點實施商住用地動態調整機制,允許將新城內已建低效商辦樓宇改造為租賃住房。”
一份《關于本市“十四五”加快推進新城規劃建設工作的實施意見》,洋洋灑灑3萬多字,信息量真的不少。
細讀一遍,“租賃住房”被寫到整整17次。比如:
支持人才集聚的大型企事業單位、產業園區等利用自有土地等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
支持在產業園區內集中配建租賃住房。
支持產業園區周邊的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
對新城范圍內已規劃的大型居住社區,在確保共有產權保障房等保障房供應的基礎上,試點優化安排部分用地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
允許適當放寬住宅地塊特別是租賃住房等地塊的容積率。
允許將新城內已建低效商辦樓宇改造為租賃住房等等。
5個新城,大力發展租賃住房,是鐵定的。
到2025年,5大新城力爭新增產業人才超過50萬人。這些產業人才,來了之后怎么安居樂業?當然首先是靠租賃住房,而且是政策大力扶持的租賃住房。
至于人才的事業發展了,要買商品房,意見里也有規劃,就是“研究建立租購并舉、租售銜接的人才住房政策”。
等著吧,今年6月底前將落地的細則,頗有看點。甚至在子女入學等人才最為看重的一些問題上,拿出新方案,未來在5大新城都是有機會看到的。
一份實施意見,讓一些人的荷爾蒙開始迅速分泌。嘉定、青浦、松江、奉賢和南匯5個新城,房價要漲了?不好意思,暫時不要想法太多!
“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從幾年前住建部發聲,到今年直接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三個“穩”,成了主流。
看起來,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困難,在上海的5座新城,將會以租賃房、共有產權房作為主打,以商品房作為副主打。與其去研究短期,不如放眼2035研究中長期:
新城也有市中心,新城郊區。
新城也有產業特色,產業利潤率不一樣,人口的支付能力也不一樣。
新城基礎有差異,嘉定、松江的教育體系,扎實不弱于城區,對人才吸附力不一樣。
誰建得越晚,誰規劃越周到,后起的臨港南匯新城,幾乎是全新的。
所有抱著長期心態,沖向5個新城的朋友,也許在2035的時間節點上,都是先行者。
你“在看”嗎?
免責聲明:本答案或內容為用戶上傳,不代表本網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遇侵權請及時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