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信集團能否實現在2021年躋身千億俱樂部
在房企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小規模房企生存空間越來越窄,為搶占市場份額,“千億”已經成為房企發展過程中十分特殊的一個“卡位”標準。
對于一些房企而言,“千億”是發展的紅線,對于另一些房企而言“千億”是門檻,更是生存線。
馬太效應之下,優勝劣汰,不沖進千億陣營,中小房企的生存亦加艱難。
01
德信的謀略:2019年成功上市+內部結構調整
德信起家于浙江,1993年德信開啟創業里程,1995年浙江德信置業有限公司成立,2005年德信總部遷址杭州,正式成為杭州房企的一員。2010年,全面啟動“精耕杭州,深入長三角,拓展全國版圖”發展戰略。
在過去的3年,德信中國的資產規模不斷擴大。2015年、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前三季度,德信中國的流動資產總值一路攀升,分別為148.73億元、194.39億元、324.09億元、417.85億元。
2019年2月,德信于港交所上市。2019年德信上市后,IPO募集資金約15.6億港幣。憑借海外上市平臺具有融資便利的優勢,打通了境外融資渠道。截至2020年5月底,德信累計發行美元債共募集5億美金。
一年之后,德信中國交出了上市元年的成績單:報告期內,德信中國實現合約銷售額450.8億元,同比增長13.8%,超額完成銷售目標。
上市很好的解決了德信的資金流問題,2020年11月22日,德信再做出重大內部結構調整,將5家子公司100%股權轉讓給母公司,將旗下13家孫公司變為子公司。
這對公司的資源整合,優化資源配置,發揮公司協同效應,效降低運營成本,提升公司整體運營效率有著重大的戰略意義。
02
德信的野心:2020年斥資260多億全國拿地 首次殺入上海
截止2020年6月底,德信在全國共計運營149個項目,同比增長15個,據觀點指數公布的數據顯示:德信的業績排名相比去年更進了一步,攀升到了前60名之內。
上市之后的德信開始了大規模擴張之路,截止到2020年11月26日,德信斥資263億在全國拿下23塊地,新增土儲約280多萬平方米。其中94%新增土儲均位于一二線城市,5%是位于三線城市,另外還有1%的土儲位于海外。
在房企兵家必爭之地的上海,德信聯合體于2020年7月29日通過激烈角逐13.65斬獲一塊閔行馬橋鎮閔行新城MHC10801單元07A-01地塊,溢價率28.17%,成交樓板價27818元/平方米。
與該地塊相鄰的閔行區馬橋鎮閔行新城07B-01地塊于2019年5月為碧桂園以底價19.27億元競得,樓面價為19173元/平方米。
目前碧桂園地塊已于今年6月開盤,售價41990元/平方米至64912元/平方米不等,德信本次拿地與碧桂園地塊樓板價相差8645元/平方米,項目待售名字:隱秀云廬,位于旗忠別墅區,未來預計價格在45000元/平方米以上。
根據德信4個月內動工、5個月樣板示范區開放、6個月預售、12個月現金流回正的高周轉模式,預計德信上海項目2021年即可入市。
首次在上海拿地與德信深耕“大本營”長三角都市圈,升級產品線,在一線城市開啟新版圖意義重大。
03
德信的創新營銷:線上線下雙輪驅動
于此同時,德信打破常規,建立在線+線下雙驅動營銷模式,1月27日至3月中旬,知己云累計注冊客戶突破25萬組,訪問次數突破百萬,線上認購金額突破8億元。
隨后借勢雙11節點,推出“11.11 知己喊房節”淘寶、抖音直播間上架1.2億房源現場秒光,8大直播平臺全網直播觀看量223萬+人次,直播間點贊量425萬+人次,再加上“無理由退房”保障,以消費者真金白銀的認可再一次刷新了業內外的認知。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與大眾消費習慣的改變,此次的德信的嘗試,不僅是與互聯網平臺的跨界合作,更是德信對于房地產線上營銷的創新。
從上市到拿地擴圍,從內部結構調整到創新營銷模式,從拿地多集中在二線城市到首次殺入上海,德信追趕千億俱樂部的腳步越來越急促,脈絡也越來越清晰。
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行業相互之間角力明顯,擴大銷售規模是房企在未來成熟的房地產市場中獲得空間的前提。實際上,房地產行業的總容量還在增長,但不代表每個參與者都能分享紅利。
而德信能否實現在2021年躋身千億俱樂部,我們也拭目以待!
免責聲明:本答案或內容為用戶上傳,不代表本網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遇侵權請及時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