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水韻完整版】“平水韻”是中國古代詩詞創作中使用的一種重要韻書,由南宋時期的陳振孫編纂,后經清代學者進一步整理和推廣。它以《廣韻》為基礎,結合當時實際語音變化,將漢字分為106個韻部,是古典詩歌創作的重要依據。本文將對“平水韻完整版”進行簡要總結,并附上完整的韻部表格,便于讀者查閱與學習。
一、平水韻簡介
平水韻起源于宋代,因在浙江平水地區刊印而得名。它將漢字按聲調分為平、上、去、入四類,其中“平”又分為陰平和陽平。在詩詞創作中,“平水韻”規定了字詞的押韻規則,使得詩歌在音律上更加和諧統一。
平水韻的制定,不僅反映了當時的語音系統,也對后來的詩詞格律產生了深遠影響。盡管現代漢語發音已發生較大變化,但許多傳統詩詞仍遵循這一韻書進行創作或賞析。
二、平水韻的結構特點
1. 分類明確:平水韻將漢字分為106個韻部,每個韻部內包含多個同韻字。
2. 聲調區分:根據聲調不同,分為平、上、去、入四聲,其中“平”為第一聲,其他三聲為仄聲。
3. 應用廣泛:主要用于近體詩(如五言、七言絕句和律詩)的押韻規范。
三、平水韻完整版韻部表(按順序排列)
韻部編號 | 韻部名稱 | 同韻字舉例(部分) |
1 | 一東 | 東、風、通、空、紅、公、中、工、忠、弓、功、洪、虹、窮、穹、宮、蟲、雄、蓬、融 |
2 | 二冬 | 冬、鐘、宗、松、風、聰、空、公、紅、同、中、容、農、農、隆、龍、虹、桐、通、聰 |
3 | 三江 | 江、光、黃、長、章、陽、香、霜、房、唐、堂、康、強、良、郎、昂、商、芳、旁、腸 |
4 | 四支 | 支、時、詩、之、辭、遲、癡、思、期、姿、姿、移、辭、慈、詞、辭、奇、騎、離、祠 |
5 | 五微 | 微、機、歸、非、希、飛、衣、威、輝、違、稀、希、徽、妃、帷、麾、幾、機、依、希 |
6 | 六魚 | 魚、書、居、虛、初、舒、渠、徐、余、如、疏、須、予、廬、珠、途、朱、儒、諸、涂 |
7 | 七虞 | 虞、都、夫、蘇、圖、無、枯、都、孤、呼、途、殊、途、途、模、胡、壺、湖、涂、途 |
8 | 八齊 | 齊、迷、題、西、啼、溪、啼、泥、低、堤、雞、棲、妻、梯、迷、迷、迷、黎、霓、啼 |
9 | 九佳 | 佳、花、家、加、霞、涯、華、嘉、沙、茶、車、巴、麻、沙、霞、涯、瓜、花、紗、查 |
10 | 十灰 | 灰、回、雷、催、杯、哀、來、臺、陪、哀、才、哀、哀、梅、開、哀、哀、懷、來、臺 |
11 | 十一真 | 真、人、神、身、塵、仁、春、身、申、神、神、辰、臣、珍、陳、晨、伸、真、新、鄰 |
12 | 十二文 | 文、云、聞、分、紛、文、君、群、紋、紋、軍、文、文、文、紋、墳、紛、聞、文、文 |
13 | 十三元 | 元、言、門、源、魂、渾、痕、尊、恩、魂、奔、吞、論、吞、溫、敦、魂、吞、痕、門 |
14 | 十四寒 | 寒、安、看、干、肝、丹、歡、寬、端、欄、殘、難、盤、巒、觀、歡、冠、歡、鞍、安 |
15 | 十五刪 | 刪、山、間、關、還、環、班、般、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 |
16 | 十六先 | 先、天、年、連、千、前、川、煙、仙、篇、年、年、邊、年、年、年、年、年、年、年 |
17 | 十七庚 | 庚、更、生、明、聲、成、城、清、情、爭、聽、驚、京、精、輕、明、星、行、名、聲 |
18 | 十八尤 | 尤、流、秋、游、舟、留、愁、樓、收、頭、囚、求、舟、舟、周、謀、舟、舟、舟、舟 |
19 | 十九侵 | 侵、深、心、林、金、琴、今、音、尋、沉、吟、臨、針、音、森、林、琴、金、琴、琴 |
20 | 二十真 | 真、人、神、身、塵、仁、春、身、申、神、神、辰、臣、珍、陳、晨、伸、真、新、鄰 |
21 | 二十一侵 | 侵、深、心、林、金、琴、今、音、尋、沉、吟、臨、針、音、森、林、琴、金、琴、琴 |
22 | 二十二覃 | 覃、甘、參、南、堪、藍、談、潭、耽、探、暗、嵐、甘、潭、甘、甘、甘、甘、甘、甘 |
23 | 二十三談 | 談、南、堪、甘、參、潭、探、暗、嵐、南、南、南、南、南、南、南、南、南、南、南 |
24 | 二十四寒 | 寒、安、看、干、肝、丹、歡、寬、端、欄、殘、難、盤、巒、觀、歡、冠、歡、鞍、安 |
25 | 二十五刪 | 刪、山、間、關、還、環、班、般、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 |
26 | 二十六刪 | 刪、山、間、關、還、環、班、般、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 |
27 | 二十七咸 | 咸、山、關、間、還、環、般、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 |
28 | 二十八添 | 添、鹽、沾、甜、添、添、添、添、添、添、添、添、添、添、添、添、添、添、添、添 |
29 | 二十九纖 | 纖、邊、錢、千、前、遷、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田 |
30 | 三十刪 | 刪、山、間、關、還、環、班、般、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 |
> 注:以上為平水韻部分韻部示例,完整版本可參考《佩文詩韻》或相關古籍文獻。
四、結語
“平水韻”作為中國古代詩詞創作的重要工具,承載著豐富的語言文化內涵。雖然隨著時代發展,現代漢語發音已發生變化,但在古典文學研究和傳統詩詞創作中,它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掌握“平水韻”的基本知識,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欣賞古典詩詞的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