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不相棄文言文注音】“急不相棄”出自《世說新語·德行》篇,是一則關于友情與道義的典故。原文如下:
> “王朗每有好車,輒命同行;王導亦常有好車,亦命同行。后遇險,王朗欲舍之,王導曰:‘本所以疑,正為此耳。既已納其自托,寧可以急相棄邪?’”
這段文字講述的是王朗和王導兩人在遇到危險時,王朗想拋棄同行者,而王導卻堅持不能因為一時的困境就背棄他人,體現了“急不相棄”的精神。
一、文章總結
“急不相棄”強調在危難時刻,不應因困難而放棄他人,應堅守道義與情義。這一思想在古代社會中被廣泛推崇,尤其在士人階層中被視為高尚品德的表現。該故事不僅展現了友情的重要性,也反映了儒家“仁愛”思想在現實中的實踐。
二、文言文注音表
原文 | 注音 | 釋義 |
王朗 | wáng lǎng | 人名,東晉時期官員 |
每 | měi | 每次 |
有 | yǒu | 擁有 |
好 | hǎo | 好的,優秀的 |
車 | chē | 車輛 |
輒 | zhé | 就 |
命 | mìng | 命令,邀請 |
同行 | tóng xíng | 一起同行 |
王導 | wáng dǎo | 人名,東晉政治家 |
亦 | yì | 也 |
常 | cháng | 經常 |
有 | yǒu | 擁有 |
既 | jì | 已經 |
已 | yǐ | 已經 |
納 | nà | 接受 |
其 | qí | 他的 |
自托 | zì tuō | 自己托付 |
寧 | níng | 哪里,怎么 |
可以 | kě yǐ | 能夠 |
急 | jí | 危急 |
相 | xiāng | 相互,彼此 |
棄 | qì | 拋棄 |
三、延伸思考
“急不相棄”不僅是對朋友的承諾,更是一種社會責任感的體現。在現代社會中,這種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面對困難與挑戰時,我們應當秉持誠信與擔當,不因一時的不便而背棄他人。這種品質,是個人修養的體現,也是社會和諧的基礎。
結語
“急不相棄”雖為古文,但其所傳達的精神歷久彌新。它提醒我們在人生旅途中,無論順境逆境,都應堅守初心,不離不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