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兵黷武解釋】“窮兵黷武”是一個漢語成語,出自《左傳·宣公十二年》:“其君無道,其民不戴,而窮兵黷武。”原意是指竭盡全部兵力,濫用武力。現在多用來形容國家或個人在軍事上過于激進,不顧一切地發動戰爭,甚至不惜犧牲人民的生命和資源。
這個成語帶有強烈的貶義色彩,通常用于批評那些不理智、過度依賴武力解決問題的行為,強調應以和平方式處理矛盾。
窮兵黷武解釋總結
項目 | 內容 |
成語名稱 | 窮兵黷武 |
出處 | 《左傳·宣公十二年》 |
原意 | 竭盡全部兵力,濫用武力 |
現代用法 | 比喻過度使用武力,不理智的軍事行為 |
語法結構 | 聯合式 |
情感色彩 | 貶義 |
近義詞 | 兵強馬壯、好戰成性 |
反義詞 | 以和為貴、偃旗息鼓 |
使用場景 | 批評軍事擴張、戰爭政策等 |
實際應用舉例
1. 政治領域:某國為了擴大領土,頻繁發動戰爭,被外界稱為“窮兵黷武”的典型代表。
2. 歷史事件:二戰期間,日本軍國主義勢力大舉侵略亞洲各國,被視為“窮兵黷武”的歷史教訓。
3. 日常用語:家長若一味用暴力教育孩子,也被認為是“窮兵黷武”的表現。
總結
“窮兵黷武”不僅是對軍事行為的描述,更是一種對決策方式的批評。它提醒人們,在面對沖突時,應更加理性、克制,避免因一時沖動而造成更大的災難。歷史上許多因“窮兵黷武”而導致的悲劇,都是值得后人深思的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