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桃夭的原文】《桃夭》是《詩經·國風·周南》中的一篇,是一首贊美女子出嫁的詩。全詩語言優美,意象生動,情感真摯,展現了古代對婚姻和女性的美好祝愿。以下是對《桃夭》原文的總結,并附上相關資料表格。
一、原文內容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其實兮。
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
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二、
《桃夭》以桃花盛開為背景,描繪了一位女子出嫁時的美麗與幸福。詩中通過“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等意象,表達了對新娘容貌的贊美;“宜其室家”、“宜其家室”、“宜其家人”則體現了對新娘婚后家庭和睦、夫妻恩愛的美好祝愿。整首詩語言簡練,節奏明快,富有民歌風味,是《詩經》中極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三、信息表格
項目 | 內容 |
詩名 | 桃夭 |
出處 | 《詩經·國風·周南》 |
體裁 | 四言詩 |
主題 | 贊美女子出嫁,祝?;橐鲂腋? |
詩句結構 | 三章,每章四句,重章疊句 |
修辭手法 | 比興(以桃花起興) |
重點意象 | 桃花、果實、樹葉,象征女子的美麗、成熟與家庭的繁盛 |
祝福內容 | 宜其室家、宜其家室、宜其家人,表達對新婚夫婦家庭和諧的祝愿 |
詩歌風格 | 清新自然,質樸真摯,具有濃厚的民間氣息 |
四、結語
《桃夭》作為《詩經》中的經典之作,不僅展現了古人對婚姻生活的美好向往,也反映了當時社會對女性角色的期待與尊重。它用簡單的語言傳遞了深厚的情感,至今仍能引起讀者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