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綿里藏針】“綿里藏針”是一個形象生動的成語,字面意思是“柔軟的棉絮中藏著鋒利的針”,用來比喻外表柔和、內心卻暗含鋒芒或嚴厲的態度。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人在說話或做事時表面溫和,實則內藏鋒芒,具有一定的諷刺意味或批評性質。
在日常生活中,“綿里藏針”的表達方式往往被用作一種委婉而有力的批評手段,既不顯得過于直接,又能讓對方感受到其中的不滿或警告。它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以柔克剛”的智慧,也反映了語言藝術中的含蓄與深意。
成語“綿里藏針”總結
項目 | 內容 |
成語名稱 | 綿里藏針 |
拼音 | mián lǐ cáng zhēn |
出處 | 出自《后漢書·王符傳》:“人之有才,如玉之有瑕;人之無德,如金之有銹。故曰:‘綿里藏針,外柔內剛。’” |
含義 | 表面柔軟,內里堅硬,比喻外表溫和,內心卻隱藏著鋒芒或嚴厲態度。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的言談舉止或行為方式,帶有諷刺、批評或警示意味。 |
近義詞 | 外圓內方、虛張聲勢、口蜜腹劍 |
反義詞 | 直言不諱、直來直去、坦率真誠 |
使用場景 | 適用于文學作品、日常對話、批評建議等場合,強調語言的委婉與力度結合。 |
通過了解“綿里藏針”這一成語,我們不僅能夠更好地理解漢語中蘊含的深刻哲理,也能在實際交流中更加靈活地運用這種表達方式,達到既不失禮貌又能有效傳達意見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