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口字的成語有】在漢語中,帶有“口”字的成語數量不少,它們不僅豐富了語言表達,也反映了古代社會的生活習慣和文化內涵。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帶“口”字的成語,并附上簡要解釋和出處。
一、總結
“口”作為漢字,在成語中常用來表示說話、飲食、交流等與人相關的行為。許多成語通過“口”字來強調某種行為或狀態,如“口是心非”、“口若懸河”等。這些成語不僅形象生動,而且具有很強的表達力。
下面列出一些常見的帶“口”字的成語,并附上釋義和出處,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和運用。
二、帶“口”字的成語匯總表
成語 | 釋義 | 出處/來源 |
口是心非 | 嘴上說的和心里想的不一致 | 《后漢書·王符傳》 |
口若懸河 | 形容能說會道,說話滔滔不絕 | 《晉書·郭象傳》 |
口蜜腹劍 | 表面友好,內心狠毒 | 《資治通鑒·唐紀》 |
口是心非 | 嘴上說的和心里想的不一致 | 《后漢書·王符傳》 |
口干舌燥 | 因為說話多或緊張而感到口干舌燥 | 《三國志·魏書》 |
口無遮攔 | 不加掩飾,說話直率 | 現代口語 |
口不擇言 | 說話不加選擇,隨意說出 | 《論語·衛靈公》 |
口耳相傳 | 通過口頭傳播下來 | 《禮記·大學》 |
口誅筆伐 | 用言語和文字進行譴責 | 《明史·李夢陽傳》 |
口血未干 | 指誓言未兌現,比喻失信 | 《左傳·僖公十五年》 |
口出狂言 | 說出不合實際的大話 | 《水滸傳》 |
口齒伶俐 | 言語流利,能說會道 | 現代口語 |
口頭禪 | 經常說的某些話,成為習慣性表達 | 現代口語 |
口傳心授 | 通過口頭傳授知識或技藝 | 傳統師徒制 |
口快心直 | 性格直爽,說話不拐彎抹角 | 現代口語 |
三、結語
帶“口”字的成語不僅數量眾多,而且意義豐富,涵蓋了從語言表達到人際交往等多個方面。掌握這些成語,有助于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化素養。在日常學習和使用中,建議結合具體語境靈活運用,以增強語言的生動性和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