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牛衣對泣的主人公是哪一位】“牛衣對泣”是一個源自古代的成語典故,常用來形容夫妻在貧困中相互安慰、同甘共苦的情景。這個故事不僅富有情感色彩,也反映了古代社會底層人民的生活狀態。
一、典故簡介
“牛衣對泣”出自《漢書·王章傳》。講述的是西漢時期,官員王章因直言進諫而被貶為庶民,生活困頓,與妻子一同居住在簡陋的茅屋里。一天夜里,王章因憂愁而哭泣,妻子見狀,也跟著流淚,兩人相擁而泣,情景凄涼。他們所穿的“牛衣”,就是用草編成的粗布衣服,用來遮蓋牛身的衣物,后來也成為貧苦人家的象征。
二、主人公是誰?
根據典故來源,《漢書》記載的主人公是:
人物 | 王章 |
身份 | 西漢官員 |
典故出處 | 《漢書·王章傳》 |
故事背景 | 因直言被貶,家境貧寒 |
表達含義 | 夫妻共度艱難,相互慰藉 |
三、總結
“牛衣對泣”這一典故,雖然來源于古代歷史,但其背后蘊含的情感卻十分動人。它不僅表現了夫妻之間的深厚感情,也反映出當時社會中下層人民生活的艱辛。主人公王章的故事,成為后世文學和文化中表達堅韌與深情的重要符號。
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到,在困境中依然能夠彼此扶持、不離不棄,正是人性中最溫暖的部分。
文章小結:
“牛衣對泣”的主人公是西漢時期的王章。他因直言獲罪,與妻子在貧困中相依為命,體現了夫妻情深與逆境中的堅守。這一典故至今仍被廣泛引用,象征著患難與共的真摯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