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樞不蠹的蠹讀什么】“戶樞不蠹”是一句常見的成語,出自《呂氏春秋·盡數》:“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意思是流動的水不會腐敗,經常轉動的門軸不會被蟲蛀。這句話常用來比喻人要不斷學習、積極進取,才能保持活力和進步。
在“戶樞不蠹”這個成語中,“蠹”字是一個容易讓人讀錯的生僻字。很多人會誤以為是“dù”或“dǔ”,但其實它的正確讀音是 dù(第四聲)。
一、
“戶樞不蠹”中的“蠹”字,讀音為 dù,意為“蛀蟲”。整句話的意思是:經常轉動的門軸不容易被蟲蛀,引申為事物因不斷運動而避免衰敗。了解“蠹”的正確讀音有助于更準確地理解成語含義,并避免在閱讀或寫作中出現錯誤。
二、表格展示
字詞 | 拼音 | 聲調 | 含義 | 出處 | 成語釋義 |
蠹 | dù | 四聲 | 蛀蟲 | 《呂氏春秋·盡數》 | 指蟲蛀,比喻因不運動而衰敗 |
戶樞 | hù shū | 仄聲 | 房屋的門軸 | —— | 經常轉動的門軸 |
不蠹 | bù dù | 仄聲 | 不被蟲蛀 | —— | 不受損害、保持活力 |
三、拓展知識
“蠹”字除了表示“蛀蟲”外,在古文中也常用來指“蛀害”或“侵蝕”,如“民脂民膏,盡為貪官蠹吏所侵”。此外,“蠹”還出現在“書蠹”一詞中,指的是書籍上的蟲子,也比喻浪費時間的人。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類似“蠹”這樣的生僻字時,應多查字典、多積累,避免誤讀誤用。同時,了解成語背后的文化內涵,也有助于提升語言表達能力與文學素養。
結語:
“戶樞不蠹”的“蠹”讀 dù,并非“dǔ”或“dù”,這是許多人在閱讀時容易混淆的地方。通過本文的介紹,希望大家能夠正確掌握這一知識點,提升對古文的理解力與語言運用能力。